

学校获湛江市委教育工委“两优一先”表彰情况
岭师新闻中心讯:近日,湛江市委、湛江市委教育工委先后公布关于表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决定。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党支部书记韩小香获评湛江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纳米涂层团队党支部书记、实验中心主任谢伟和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系党支部书记姚远获评湛江市委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法政学院历史系教工党支部书记陈国威、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专职组织员刘利丹获评湛江市委教育工委“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共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委员会、中共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委员会、中共岭南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工第三支部委员会获评湛江市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
近年来,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办学事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一轴双融三全四化五维”新时代党建工作体系,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实施初心工程、堡垒工程、头雁工程、薪火工程、反哺工程、智慧工程、暖心工程、强基工程“八大工程”和理论武装凝心铸魂行动、党员培育提升行动、时代先锋建功行动、党建品牌建设行动、“双创”提升行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行动、党务干部能力提升行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行动“八大行动”,推动基层党建全面发展全面过硬。出台《岭南师范学院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施办法》,打造“七个有力”党支部。截至目前,我校共有18个党组织获得省级以上党建“双创”工作立项培育建设,学校是“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有4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9个“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近三年学校在党建论文、党建案例获奖、党建课题、党建“双创”立项、“两优一先”表彰等方面获市级以上荣誉近100项。
湛江市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

中共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委员会
化学化工学院党委是学校第二批“党建工作标杆二级党组织”培育创建单位,学校2023年“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院全部3个教工党支部均为省级或校级“样板支部”或“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单位。教工第一党支部为第四批全省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24年4月成功入选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创建单位,是本批次中湛江高校唯一入选的工作室。教工第二党支部、教工第三党支部为学校第二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教工第一党支部薛茗月工作室为学校第二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单位。被评为“统一战线工作先进集体”“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离退休工作先进学院”“纪监工作考核优秀学院”,“校地共筑清廉共同体”项目获评学校纪律教育特色项目。多项党建思政课题获立项和表彰。
学院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效突出。学院分别被评为“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招生工作先进学院”“考研工作先进学院”“考研进步奖学院”“考研质量奖学院”“就业工作先进学院”“职业创业奖学院”“新生军训奖学院”“公寓教育管理先进学院”等。学院团委被评为“湛江市五四红旗团委”“学校先进团委标兵”等。科研工作、学科建设发展亮点纷呈,在本轮申硕工作中,学院牵头申报的“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点在省教育厅公布的该学位点中排名第一。3位教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入选人数占全校四分之三。学院推进党建工作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融合硕果累累,人才培养质量优良,学生考研升学率连年突破30%大关,长期排在全校前列,2023年实现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最终就业率居全校前茅。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发挥人才、科研和专业优势,服务地方教育、产学研一体化、企业发展、赋能“百千万工程”成效突出。

中共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委员会
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以党建融合队伍建设、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四个融合”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各支部学科专业优势,推动各支部建设接地气、入人心、见实效。先后被湛江市委教育工委和学校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三型党支部”和“先进基层党支部”。统计系教工党支部是广东高校第三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在学校党委第二批新时代党建“双创”工作与“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中,学院党委是“党建工作标杆二级党组织”培育创建单位;数学系党支部荣获“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统计系教工党支部赵海清工作室荣获“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单位。
学院党建融合社会服务,竭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21年12月,统计系党支部与廉江市良垌镇日升合作社党支部签署了支部共建结对协议;2023年,数学系教工党支部与湛江市第十中学第二党支部签署支部共建结对协议;2024年学院党委和廉江市良垌镇党委签署“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结对帮扶协议书。

中共岭南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工第三支部委员会
机电工程学院第三党支部是学校双创样板党支部、优秀基层党组织,获得广东省市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三等奖”、湛江市市直机关工作创新大赛“二等奖”等。支部书记万福成同志获得广东省“扬帆计划”高技能人才、广东省十佳优秀工业设计师、中韩现代设计展金奖、广东设计青年百人榜-设计名师、第九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 先进个人;支部党员中有企业科技特派员3名,湛江市农业特派员4名,企业兼职科研开发人员14名。组织支部党员32人次进驻企业26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展开新产品设计研发,缓解企业人才紧张和技术储备不足的困难。
支部以高质量党建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支部党员近年主持省(部)级教学科研课题14项、市厅级课题9项,企业横向课题16项,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设计竞赛,累计获得各级别奖励27项,其中国际奖励5项。支部发挥党员科技人才智力优势,有组织开展入库政府各类智库9人次,做好政府智囊开展政策咨询、技术服务宣讲等,承接政府各类专业赛事、设计展览等社会服务工作近30项。
湛江市“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

马克思主义学院韩小香
韩小香,中共党员,党龄29年,博士,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党支部书记和教研室主任(“双带头人”)。她和所在党支部全体党员一起努力,把党支部打造成广东省高校“三型”党支部,“广东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她本人获得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党史教育优质课例三等奖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优秀案例奖,“南粤优质思政课例”三等奖。获得岭南师范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巾帼建功标兵。
她带领支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创建“党建+”立体化思政育人模式。她探索“党建+教学”,以教改研究为抓手,以团队建设为支撑,构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体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荣获学校示范课程和一流社会实践课程立项。她探索“党建+科研”,带动党员主持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15项、市厅级10多项,省党建研究会课题1项,校级课题多项,发表党建和思政教育相关论文3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以党建与科研互促引领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她探索“党建+社会服务”,年开展基层理论宣讲100多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湛江市委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事迹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谢伟
谢伟,博士,副教授,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应用物理系教师,纳米涂层团队党支部书记,实验中心主任。参与创办应用物理学专业,谋划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招生就业,承担主干课程。作为创新创业导师,指导学生主持项目10余项,获省级奖励15项。注重课程思政,主持省级教改项目,获教学成果奖3项。主持国家基金、省基金等,发表一作SCI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作为支部书记,融合“党建+业务”,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专业建设为落脚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获岭南师范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获批岭南师范学院“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发表党建论文2篇。疫情期间,投身志愿服务,成为“培训志愿者的志愿者”和采样点负责人。本着“学在湛江”、“研在湛江”、“服务湛江”的理念,为中学教师做培训、为中学生开展“实验开放日”、为对虾养殖场做污水处理示范推广、为农作物增产增收提供“转光”技术,以科技服务助力湛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文学与传媒学院姚远
姚远,副教授,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系主任,新闻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全国社科工作先进个人。二十年来,姚远同志致力于湛江市的演讲与口才推广培训工作,先后为全市各地区各单位义务开展语言培训讲座200余场,每年为20多场市级以上演讲、朗诵比赛担任评委并做点评。创建湛江市演讲学会,并担任首任会长,兼任广东演讲学会副秘书长。在湛江市演讲学会的推动下,全市演讲事业蓬勃发展,优秀演讲人才不断涌现,每年在省级演讲比赛中获奖的选手超过20人。连续三年应邀担任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评委。该项赛事开展以来,姚远同志每年花费大量时间和心血,对参赛选手进行悉心辅导,在2023年5月份举行的广东省第四届科普讲解大赛中,湛江市选手获得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在全省38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总分排在第二名,仅次于广州市。
湛江市委教育工委“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

法政学院陈国威
陈国威,博士,教授,法政学院历史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相继出版了《黄学增评传》《黄学增年谱》等专著,以及发表数十篇相关的党史党建论文;是学校党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党委理论宣讲团聘为宣讲员;获得岭南师范学院第八届师德标兵荣誉称号;所在党支部获批第四批广东省新时代高校“双创”“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是学校第二批新时代党建“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创建了湛江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并被选举为第一届会长;是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政协赤坎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等;承担多项科研项目,总经费达98万元以上;获学校“科研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长期以来担任学生技能比赛、“挑战杯”(含红色专项活动)、攀登计划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等。

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刘利丹
刘利丹,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组织员、辅导员。作为一名专职党务工作者,他始终将“做对党忠诚的践行者、做党务工作的内行人、做党建事务的协调员、做基层事业的奉献者”作为工作目标。在党务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近9年。他担任多项职务,将自己的热情、智慧和心血无私奉献给党务工作,荣获省、市、校级20余项奖励,主持省、市、校级党建课题9项,发表党建思政学术论文10篇。他创新实践党建工作法,形成党建引领的发展格局,有力推进了党建与事业发展的高度融合。他聚焦思想引领,筑牢信仰之基。先后组织党内5次集中教育工作,筑牢党员信仰之基;他专注党建事务,倾心党建研究。起草制定百余文件,形成近50万字党建材料,还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党建思政活动并多次获奖;他扎根地方促发展,党建引领显担当。在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他积极响应号召,组织百余名突击队员深入湛江各地中小学开展教育帮扶活动,为湛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