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师新闻中心讯:12月16号上午,主题为“十四五”时期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第十一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通过线上会议形式举行。本届年会由教育部国际司为会议支持机构,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理论研究基地、政策咨询平台和中心)、贵州省教育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共同主办,贵州大学承办。年会同时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我校在学校二号会议室设分会场,由戴黍副校长主持。
大会主席、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理事长林金辉主持开幕式并代表组委会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加大改革力度,以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建设服务新发展格局》的主旨报告。教育部国际司办学处处长毛冬敏围绕中外合作办学的“继承、反思、发展”发表主题讲话,提出现阶段发展的问题和挑战,对推动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内涵式发展提出工作建议。教育部、各中外合作办学学校围绕中外人文交流、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后疫情时代的合作办学与教育、党建与思政工作、办学模式及运行机制、办学评估工作、治理体系与制度创新等方面作了主题报告。
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郑志军,规划与法规处处长杨子江,财务处副处长(主持)顾蕾,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李子深,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欧海清、副院长(主持)杨胜远等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并就我校烹饪营养与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费收支管理进行了专项讨论,力争把我校首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做大做强。

会议现场(黎嘉旋摄)
附: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十三五”时期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目前,全国经审批机关批准且在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共有2332个。其中本科以上层次,具有法人资格的机构10个,不具有法人资格的机构125个,项目1096个。总体上,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含专科)占办学机构、项目总数的90%左右;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规模大约60万人,其中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大约55万人,已经毕业的学生超过200万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200多个专业。合作对象涉及36个国家和地区,800多所外方高校,700多所中方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