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本站主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最新新闻

岭师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精神

发布日期:2024-10-30     来源: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作者:通讯员 杨阳      编辑:李念慈      审核:张洪军     签发:郭莉敏     点击:
摄影 审核 张洪军
签发 郭莉敏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在上海举办,来自153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万名大学生参加大赛,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在岭南师范学院师生中掀起热议。

副校长金义富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的回信中说到“创新是人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彰显出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青年一代的深切关怀和期许,岭师学子在第一时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坚持从课堂学习中来,到创新实践中去,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勇“挑大梁”,敢“担重任”,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青年人的使命责任,以科技报国的决心和为民造福的情怀在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2024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学校开设师范教育的120周年,岭师师生将以此为契机,发挥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带动作用,以实际行动回应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岭师学子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书写不凡篇章。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洪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对广大青年学生提出了殷切希望,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关怀。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带领岭师学生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充分认识其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培养岭师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并勇于实践,把回信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严谨的工作态度,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学校高质量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邹长伟表示,双创教育要充分依托科研平台、校外实践基地等资源,积极打造高校、企业、社会育人联合体,完善以项目为牵引、以解决实际需求为驱动的实践育人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青年。

在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的激励下,航教智引团队深感肩负重任与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不仅肯定了青年创新的力量,更为他们在虚拟航海教育领域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省赛金奖指导教师曾绍庚深切地意识到创新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以及国家科技进步所具有的至关重要意义。项目负责人辛莉茹同学表示,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感到非常振奋和鼓舞,航教智引团队将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以创新为指导,以实践为平台,不断追求卓越,勇敢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加速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贡献青春力量;项目组成员邓文熠同学表示,这个项目虽然只是海洋牧场智能化管理领域的一次小小尝试,但它代表了团队对创新的追求和对时代责任的担当。未来,航教智引团队也定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以创新为引领,以实践为舞台,不断追求卓越,勇担时代使命,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22级学生阮炫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后,深感新型科技发展事业责任重大,他表示,青年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科技创新事业中,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升用户体验,为智慧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为体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人工智能专业2023级学生林武炫深感作为新时代青年,肩负的责任重大。尤其是在当前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他更加意识到创新对于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性。“团队一直致力于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学校和社区的体育锻炼,积极助力体育强国建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所言,青年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肩负着引领科技进步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科技创新事业中,持续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提升用户体验。”林武炫表示。

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3级学生邬仕伟和陈慧霞表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后深刻体会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在AI无人化体测系统项目中,我们不仅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体育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促进学校和社区的体育活动,增强国民体质,助力体育强国建设。青年是创新的先锋力量,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探索新技术、优化产品体验,同时关注和引导公众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享受健康生活的乐趣,为智慧体育的发展和体育强国的目标贡献青春的力量,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商学院财务会计专业2022级学生陈慧静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她深受鼓舞,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创新的殷切期望。“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则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这使我更加明白,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的重任;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认识到了创新不仅是个人能力的提升,更是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中外科技交流、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她谈到。未来,她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鞭策,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教育技术专业2023级学生李欣桐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学生给予了亲切的鼓励和殷切的期望,作为其中的一员,她深感振奋。“在参赛过程中,我体会到青年大学生肩负的使命与责任。我们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勇于探索,积极参与到推动体育科技发展的浪潮中。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科技创新和体育推广中,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以科技助力体育事业的发展。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鼓舞下,我们将不忘初心,携手并进,为建设体育强国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为实现全民健康目标添砖加瓦。”

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大数据专业2023级学生梁展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他对创新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他意识到作为青年一代,我们的责任重大。“在本次大赛中,我们的团队致力于科技赋能健身运动,推广智慧体育的理念。大赛只是一个起点,未来我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持续不断地学习与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一份年轻的科创力量。”梁展涛说道。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22级董佩铃表示,在仔细阅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后,她感到非常振奋和鼓舞。作为一名新青年,她深刻体会到这一赛事对年轻一代的重要意义,也更加坚定了她在创新与实践中不断探索的决心,她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勇于尝试,不怕失败。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2022级学生刘帅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让我备受鼓舞、深感振奋。于工科学生而言,创新意味着突破传统、挑战未知,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可能带来重大社会变革。我们在课堂和实验室里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先进技术方法,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学校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创新平台,社会各界也高度关注和支持。我们定会珍惜机会,努力拼搏,积极参与创新实践,用青春和智慧为推动科技进步、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