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下午,珠海市斗门区高校科技成果“先用后转”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项目供需对接会在富山综合服务中心举行,副校长唐宇率队参加活动。
唐宇在致辞中表示,"先用后转"模式的创新实践具有三重战略价值,一是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二是构建"人才-创新-产业"协同发展闭环;三是为"双百行动"提供可复制的范式。
唐宇强调,学校作为斗门区“双百行动”结对共建高校,将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实施"三链融合"战略。在创新链建设方面,学校重点打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等应用研究平台。在产业链方面,重点对接斗门区现代农业、新材料、智能制造三大领域,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助力相关企业高质量发展。在人才链培育方面,开展"双导师制"培养模式,选派青年博士教师到斗门企业挂职,联合培养研究生。面向未来,学校倡议构建风险补偿、技术攻关、人才蓄水池、成果评价“四个共同体”;并呼吁各方以启动仪式为新起点,共同谱写"湾区所向、斗门所需、高校所能"的精彩篇章!
学校省重点实验室李清华教授团队“孤独症儿童大语言模型的开发与个别化教育教学”和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王树文团队“高光谱成像精准护航特色农业与近海生态健康”两项成果参加项目路演,现场引发企业代表热烈咨询。
据悉,“先用后转”这一创新实践既是斗门区深入贯彻省委“百千万工程”和“双百行动”部署的具体举措,更是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链条、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关键一步。作为珠海率先探索“先用后转”模式的区域,斗门已梳理640余项高校专利纳入资源库,收集60余项企业技术需求,向企业推广55项重点专利,首批匹配项目即将进入实质对接阶段。
斗门区、市教育局、市科技创新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相关领导,岭南师范学院、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珠海科技学院等高校代表,以及区内重点企业、金融机构负责人共百余人参会。
省重点实验室、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负责人,斗门区双百行动服务队队长,以及科学研究处相关人员陪同参加活动。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