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本站主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最新新闻

岭南师院暑期科研“夏练三伏”,实验室田野“双线攻坚”

发布日期:2025-08-20     来源:科研处     作者:通讯员 连海山      摄影:科研处     编辑:严钰霖      审核:刘群慧     签发:郭莉敏     点击:
摄影 科研处 审核 刘群慧
签发 郭莉敏

炎炎夏日,暑期的校园归于宁静,但多个实验室与调研团队却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启科研“加速度”。广大师生休假不休息,以“暑假不停歇 奋进正当时”的姿态坚守科研一线,在实验室与田野间双线作战。他们以汗水浸润数据与样本,用脚步丈量现实与思考,在酷暑中诠释着岭师科研人“夏练三伏”的坚韧执着,以实干担当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理工战场:灯火通明,实验攻坚

夏夜深沉,连蝉鸣也悄然止息。唯有实验室的灯火,在沉寂的校园里执着燃亮,如不眠的星辰。窗内透出忙碌身影,实验室键盘声与仪器嗡鸣交织轻和。这束束光亮,是理工科研人无声的宣言,于万籁俱寂处照亮攻坚探索的征途。

image.png

夜晚实验室的灯光

李清华教授团队,近10名师生暑期坚守科研一线,开展特殊儿童康复教育跨学科研究。暑假期间系列科研成果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Reading and Writing》《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国际权威期刊,并获批广东省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立项。李教授指出“暑期是一年里可以集中专注科学研究实验的黄金时间,每年我们团队师生都会自觉把握好暑期这两个月,很多好的成果也都是在这段时间产生的”。

image.png

李清华教授团队开展科研工作

周小松教授团队,近10名博士教师与留校的研究生、本科生在实验室如火如荼开展实验。他们克服暑期酷热,用汗水浇灌梦想,以行动诠释科学前沿探索,多项科研成果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dvanced Powder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等高水平研究期刊上。

image.png

周小松教授团队坚守科研岗位

王广斌教授团队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重点专项“传感器内嵌式一体化智能轴承关键技术”项目研究,并顺利通过了科技部项目中期检查。

image.png

王广斌教授团队积极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刘锴栋教授团队积极推进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相应成果申报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努力为湛江市热带特色果蔬高效栽培和采后保鲜贡献科技力量。

陈波教授团队全力投入科研工作,积极推进科技支撑“双百行动”揭榜挂帅项目《基于AI辅助小家电创新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的研发与转化工作,不仅为“双百行动”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更展现了高校服务地方产业的使命担当。

二、文科征程:田野躬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人文社科团队也步履不停,怀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信念,躬身实践。他们穿行于田间地头,记录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扎根社区企业,探究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瓶颈;寻访古迹民风,解码文化传承的时代密码。他们在岭南的山海城乡间,书写着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学术篇章。

李乾明教授团队对廉江市中小学布局调整开展系统调研,先后走访了安铺镇、良垌镇、石岭镇、河唇镇、长山镇、清平镇、石板镇等近十个镇,十几所学校,访谈了十几位校长、教师和家长,形成了8万字的调研报告。目前研究团队正在撰写40万字的《中小学布局的县域治理研究与廉江个案》,预计十月份完稿。

image.png

李乾明教授团队到河唇镇中心小学调研

付兆刚博士团队,暑期先后5次赴斗门区开展“百千万工程”调研。先是带领“扬帆”“渔你相约”两支学生突击队,深入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政府开展专题调研。之后,带领学生扎根斗门区网山村,为当地绘制红色旅游地图。此外,还承接斗门区政协重点委托课题,与斗门、横琴两地20余家政府部门及企业开展座谈调研。付兆刚坦言:“调研要‘脚沾泥、手沾土’,才能提炼出真正有用的发展建议。”

image.png

付兆刚博士在斗门区网山村开展调研

林兴副教授团队积极响应“双百行动”号召,投身于服务地方的科研实践之中,开展了以“建库开河历史”为主题的田野调查。调查伊始,团队成员深入研读地方志、水利文献等资料,了解青年运河的修建背景、历程及其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随后,奔赴运河旧址(洋青大塘),实地踏勘。在烈日与蚊虫的双重考验下,团队成员仔细观察河床、河岸的现状。同时,与当地居民交谈,从他们的口述中挖掘运河的鲜活故事与历史细节,还原运河曾经的辉煌与变迁。经过调查,团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素材,更深刻认识到青年运河作为地方发展脉络的重要见证,其保护与开发对传承地方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意义非凡。

image.png

林兴副教授查阅档案资料

image.png

林兴副教授团队到雷州青年运河(洋青大塘段)调研

张苇锟博士团队,赴雷州流沙村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了解海洋牧场,调研海洋牧场的具体运作及其对社区的作用。

image.png

张苇锟博士带领团队开展海洋牧场调研

刘厚宇教授团队利用假期外出采访哈萨克弹唱艺人,并到喀什维吾尔族器乐传承人玉苏甫江家中调研,获取第一手的科研资料。

image.png

刘厚宇教授采访哈萨克弹唱艺人

三、育人薪传:科研战场上锻造青春力量

张长征教授的PTSD科研团队,吸纳本科生深度参与,依托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基金(“攀登计划”专项重点项目)开展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阶段性成果。其团队中的本科生成员不仅斩获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短视频创作竞赛一等奖,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分赛银奖,而且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含接收)SCI期刊论文两篇,即将刊发于Scientific Reports和Neuroscience Bulletin两份学术刊物。更难得的是,该团队已在努力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把科研成果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大业,力争在实验室与田地间取得双线收获。

image.png

张长征教授团队学生深入乡村调研

周中流教授将科研与教学融合,带领学生积极准备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广东省化工设计竞赛专业技能竞赛等学科竞赛,在广东省化工设计竞赛中获二等奖7项。

image.png

周中流教授团队准备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

罗松英副教授带领学生赴东海岛红树林开展土壤样品采集工作,深入了解红树林的生态环境现状。刘琦博士带领学生分别在附城红树林分布区、遂溪安铺港海洋牧场开展实地调查,重点考察两地的底栖动物群落、水生生物及水环境。

image.png

罗松英副教授带领学生深入红树林调研

image.png

刘琦博士带领学生开展水生生物及水环境调研

为保障暑期科研活动高效有序开展,学校假期前召开科研工作会议,对各项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广大师生以汗水为墨,以实干为笔,在“夏练三伏”中淬炼出的累累硕果,深植于岭南沃土,闪耀于国际学术前沿。这些智慧结晶,将转化为课堂新知,驱动产业升级,破解社会发展难题,以岭师智慧与担当,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