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地合作基地”和“专业实习基地”两个基地正式揭牌
岭师新闻中心讯:6月17日,由岭南师范学院和中共湛江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共同主办的2022年湛江市外语人才语言能力(英语)提升班开班仪式在岭南师范学院国际会议厅举行。开班仪式上,岭南师范学院副校长苏古发与湛江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敦滟代表双方签署了校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实习基地协议,双方合作共建的“校地合作基地”和“专业实习基地”两个基地正式揭牌成立。岭南师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郑志军、岭南师院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陈永国、岭南师院外国语学院主持行政全面工作的副院长吴晓春,湛江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标、四级调研员林丽等出席开班仪式。会议由吴晓春主持。
“岭南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长期坚持‘师范性、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形成了‘强师范、厚理工、兴商科’的办学思路,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应用人才。”苏古发从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师范特色、人才培养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学校开展校地合作的经验做法与成效。他表示,近年来岭南师院与湛江市多次开展卓有成效的校地合作,以学校高质量发展赋能湛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苏古发指出,本次提升班将积极搭建湛江市外语人才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提升湛江外语人才库成员政治素养、外事能力和语言水平。希望校地双方继续深化交流与合作,发挥岭南师院人才智库优势,在合作领域、深度和时效取得新突破,为湛江外事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这是湛江举办的首次外语人才语言能力提升班。”王敦滟对岭南师院的积极筹办和成功推动表示感谢。她表示,湛江正处于跨越式大发展关键期,对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精准翻译能力的优秀外事人才需求不断增大,举办本次提升班将进一步提升涉外人才的翻译和对外交往能力,为推动湛江对外开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希望全体学员提高思想认识、珍惜学习机会、遵守培训纪律,实现思想境界新提升、理论水平新提高、能力素质新增强。王敦滟认为,双方将以校地合作共建基地为新起点,发挥各自在人才、资源方面的优势,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推动湛江外事工作高质量发展,携手共创校地合作典范。
吴晓春介绍,外国语学院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培养,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6月初成立了U-G-S外语教研教育共同体,形成了学校“三成四化”筑峰工程的典型代表,是学校与湛江市教育局以及地方中小学合作的典型案例。本次与市委外事办合作共建的两个校地合作共建基地,是外国语学院深化拓展“三成四化”筑峰工程、助推湛江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有力举措。
湛江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湛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24个单位的学员,学校国交处、校地合作办、外国语学院相关人员参加了本次开班暨揭牌仪式。

学校副校长苏古发致辞

湛江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敦滟致辞

外国语学院主持行政全面工作的副院长吴晓春主持会议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