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下午,文传学院分党校邀请我校党史宣讲团成员陈国威副教授于弘雷楼211教室为分党校全体参加培训的青年学生开展了一场以“传承红色基因——黄学增的简史及其当代意义” 为主题的精彩党史宣讲。
陈国威从“何为红色基因?何为红色文化?”讲起,阐述了“红色文化”的本质。他指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文化类型,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并强调“红色文化”是属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
陈国威结合自己对黄学增研究的最新成果,介绍了黄学增的革命事迹。黄学增是我校前身雷州中学校校友,广东省遂溪县敦文村人,是大革命时期与彭湃、阮啸仙、周其鉴齐名的广东省著名农运领袖,中共宝安党组织等的创立者,广东西江苏维埃、琼崖苏维埃的创建者之一,海南“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奠基者之一。曾任中共广东南路地委书记、中共广东西江特委书记、中共琼崖特委书记、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常委、广东省农民协会执委、广东省农协南路办事处主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农民运动特派员等职务。黄学增在雷州中学校、广东“甲工”、广东省宣讲员养成所、广州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期间,科学地、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培养了自己高度的政治意识,奠定了自己的“理论自信”,提出了“共产党是本着马克思科学的共产主义,依据共产主义实现的步骤,以达到共产主义的目的”的政治观点,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广东支部的第一批党员。农讲所毕业后,黄学增以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农民运动特派员身份奔赴全省各地进行农民运动,以及开展党组织的创建工作,创建了宝安县农会、中共党组织,创办了(雷州)青年同志社等,革命活动轨迹遍及南路地区、广州、花县、宝安、西江广宁、琼崖等地。1928年夏,黄学增以中共广东省委委员身份奉命前往革命遭遇挫折且血雨腥风的琼崖,以对党无限忠诚的责任感,以大局为重,团结琼崖同志,改组党组织,维护了党在琼崖革命中的政治核心地位,是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奠基者。1929年7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后在海口英勇就义,时年29岁。
陈国威希望岭师青年学生要熟悉地方历史,并将地方史与中共党史结合起来,并运用到实践中去。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中学好党史,以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达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帮助高校学生树立大历史观,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历史目标,心怀“国之大者”,坚定信仰,铸牢信念,勇担大任,勇挑大梁,敢于拼搏,敢于斗争。
培训学员在听完党课后,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梁方圆同志谈到:“欲知大道,必先为史”,100年来,党的征程波澜壮阔,党的初心历久弥坚,陈老师在讲授中将黄学增的历史与党的历史故事结合娓娓道来,让我深刻感受到穿越时空的初心传承,更启示我们应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和历史背景下理解、体悟党的历史,回望过去、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在具体的历史脉络和历史逻辑中,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充分意识到岭师青年应有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到来之际,学生党员应当做党史的学习者和讲述者,讲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故事,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和丰功伟绩,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
陈国威副教授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