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下午,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工作会议在国际会议厅召开。教务处、学生处、招生与就业处、资产与实验管理处、后勤处、宣传部、校团委主要负责人,各二级学院院长、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秘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全体干部参加了会议。副校长金义富出席会议并部署工作。
金义富回顾了学校在2019年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的成绩。他指出,2019年我校在“互联网+”大赛省赛、国赛取得重大的历史性突破,选送的9个项目中,有4个通过复赛进入决赛,然后又从全省206个入围决赛的项目中突出重围,分别获得1银3铜3优胜的好成绩。其中银奖获得者、项立老师指导的师生共创组项目《山区坡地果树植保无人机》获得国赛铜奖。我校以学校排名第八、主赛道排名二十九,挺进国赛并获得铜奖,成为全省师范类高校中唯一与华南师范大学比肩的“双子星座”。
金义富对如何备战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此次比赛。“互联网+”大赛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怀,李克强总理亲自指导的国际性赛事,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能力的重大举措。今年的大赛更名为“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教育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华南理工大学承办。由于大赛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举办,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面临严峻考验,意义非同寻常。二是各二级学院要广泛发动学生参加比赛。根据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规定:本科高校参加校级初赛的项目总数一般不低于250个,参赛人数不低于在校生人数的15%。我校这次力争达到1000个项目以上,直接参赛人数达到3500人左右。三是要努力提高参赛项目的质量。增强项目与团队的开放性,让更多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的学生组建项目团队,让更多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教师指导学生参赛,同时注意广泛动员毕业在五年之内已注册成立公司的校友参与此次比赛。
金义富指出,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动员令已经发出,各二级学院应高度重视,踊跃参与,精心谋划,全力以赴,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育人,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推进我校的创新强校与转型升级,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会议由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院长蒋金晖主持。蒋金晖具体解读了校赛方案,重点对校赛报名、项目与参赛人数匹配、提高项目的结构与质量、学院内初赛、学校复赛以及学校的激励措施等做了说明。
据悉,为激励“互联网+”大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6月17日的校长办公会议通过了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提交的《双创项目资助与双创竞赛奖励办法》。其中第十五条对我校指导“三大赛”(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获胜的教师有一系列奖励措施:包括对获得“互联网+”省赛铜奖以上的第一指导教师,学校认定为主持省级教改项目(资质)1项;对获得“互联网+”国赛铜奖以上的第一指导教师,学校认定为主持国家级教改项目(资质)1项;对获得“互联网+”国赛金奖的第一指导教师,直接聘任“教学型”系列中的高一级职称,并奖励现金20万元。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工作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