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全国上下共同奋战抵抗疫情的斗争中,保卫处党支部身先士卒,在学校党委的正确带领下,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凝心聚力,提前谋划,科学部署,守好门,看好人,打好校园安全保卫战,筑牢校园安全第一道防线,确保了校园安全,师生安全。
闻令而动 周密部署
“必须按照省里和学校的要求,严格把好校门,尽好我们的责任,绝对不能出差错!”支部书记程子建对支部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提出要求。 1月23日,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保卫处党支部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程子建书记带领班子反复研究讨论制定疫情防控安全工作方案,分解任务,压实责任。
1月25日保卫处封闭部分校门,对进校人员实行登记、严格管控外来人员,对进校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提醒师生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随着防疫形势的发展变化,保卫处又相继发布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入校管理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安全工作的补充通知》,停止因私车辆来访,禁止外卖进校园,校外人员未经允许一律禁止进入校园,对学校的安全管理不断升级。
根据教育部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我校严格做到“五个一律”,坚决做好校园封闭管理工作。杜绝无关人员和车辆进校,对进校人员必须经过问询,查验证件、登记和体温检测等程序把关才能批准入校。
党员带头 严防死守
“保卫处将全面进入应急状态,实行战时措施,以战斗姿态严守校园第一道防线”程子建书记吹响战“疫”集结号,
并向支部党员发出《全民战“疫” 党员先行》的疫情防控倡议书,号召党员同志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投身到战“疫”中。党员同志们纷纷表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要坚决听从指挥,冲锋在前,做好表率,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支部书记程子建同志以身作则,寒假值班刚结束就立刻投入到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参加会议,部署工作,检查校园,深入到一线解决问题,每天早出晚归。他的爱人身体不好,每周必须要去医院治疗两次,他忙得无法接送,每次只能让爱人拖着虚弱的身体自己往返医院和家中。
“为了学校的安全,无论什么时候,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保证完成任务”,1月24日(除夕)的晚上,接到了封闭部分校门的通知,陈光玲同志带领石军民、李小明等党员同志及值班校卫队员立刻出动,奔忙在几个校门之间,忙活了整整一夜,克服材料短缺的困难,想方设法将学校北一门、北二门、西门和通往寸金公园的后门牢牢封住。
“这么特殊的时期,不来到学校我不放心”,郑赞芳同志家中老人年事已高,身体不适,家中又无人照看,大年三十和初一她带班,为了守卫校园安全,不耽误工作,她带着老人坚持到校值班。
李小明同志是校卫队大队长,从疫情防控以来以来,每天都在工作岗位上,安排调度值班人员、购买防护用品、监督检查值守工作落实情况、紧急情况应对等,几乎没有休息。我处一教职工从外地旅游回来居家隔离,他主动提出帮助这位隔离的同事买菜、购物,在14天里,他坚持每天为同事送上新鲜的蔬菜水果。
在榜样力量的影响和带动下,支部全体党员同志放弃和家人团聚、休假的时间,坚持到校坐班值班,加班加点到一线处置工作。全体校卫队员克服人手不足的困难,24小时轮班值守校门,平均每天严格检查入校人员近800人次,检查进校车辆近500辆次,劝阻外无关人员进校近20人次,严把学校入口关,坚决将疫情隔离在校门之外。
抓好细节 确保安全
为做好门岗值班的工作,党支部专门邀请门诊部的医生对值班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指导测温仪的使用、门岗公共区域卫生安全和如何做好个人安全防护。门岗工作人员每日上岗前都必须进行体温检测,杜绝带病上岗,每日定时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
防疫之初,校园内口罩等防控物资比较短缺,程子建同志多方寻找渠道,协助学校采购到口罩1000个,有效缓解校园口罩紧缺的状况。
防控期间校卫队加大了巡逻的密度和强度,在校园巡查中,校卫队员发现校园西北面围墙和西南面封闭不严,校外人员容易进入,党支部即刻向防疫办报告,支部书记程子建同志立刻联系基建处,积极协助做好校园封闭工作。
校园实施封闭管理后,为了准确防控校外无关人员进校,石军民同志带领校卫队员,加班加点为住在校内的教职工家属等人员办理校园临时出入证,有效提高管控效率。
“校园安全,我的责任”,在防控疫情的安全保卫战中,保卫处党支部积极践行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使命担当,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积极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始终战斗在抗“疫”第一线,为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