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讨会现场(郭书林摄)
12月27-28日,我校法政学院主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端学术论坛暨传统文化进校园推广交流研讨会”在园府酒店举行。本次学术会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国民教育融合”为主题,重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大中小学校传统文化进校园路径研究、传统文化进校园教材编撰研究三个方面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并推广“传统文化进校园”课题研究成果。记者从会上获悉,我校承担的湛江市教育类重点研究项目“传统文化进校园”课题研究成果之一——《优秀传统文化精选读本》丛书即将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本套丛书包括《优秀传统文化精选读本(小学低年级版)》《优秀传统文化精选读本(小学高年级版)》《优秀传统文化精选读本(初中版)》《优秀传统文化精选读本(高中版)》共四部,由张剑伟、刘周堂担任总主编。本套丛书的编写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部编教材的同时,借助此书,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性把握,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进而热爱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编写思路是:先按经、史、子、集确定基本框架,再选择与现行部编教材不相重复的历朝历代的名家名篇,通过注释、翻译以及对该文章思想内容上的精彩点拨,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欣赏评鉴水平,既帮助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大致了解和基本把握,又使它与现行部编教材相辅相成,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本套丛书的特点有三:一是横向按经、史、子、集,纵向按时代先后的编排体例,使学生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由经、史、子、集四个方面组成,每个方面在历史上有哪些基本典籍。二是相对于部编教材,增加了翻译,便于学生自学。三是对于所选原文,不仅在首个注释里有题旨概要,更重要的是每篇文章在注释和翻译之后,专设“文理启示”或“情理启示”,就所选篇章的思想主张或情感取向进行归纳概括,提练出具有启廸人们思想观念和情感价值取向的观点,帮助学生掌握该篇作品最重要的思想价值或情感价值,它不是简单的中心思想概括,也不是一般的艺术特点分析,而是学生阅读该作品之后所应该受到的启发和教育。四是在书中穿插一些“国学知识”作为补白,既可丰富学生的国学知识,又可增加学生阅读的兴趣。
出席本次学术会议并参加审稿会的专家对本套丛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赏,对丛书行将与师生见面充满期待,并感到由衷的喜悦。他们认为这套丛书按经、史、子、集来编排,体例非常新颖,是从未见过的一种全新的中学国学教材编排方式。内容上选材精当,难易适中,配上“文本大意”,非常方便学生自学。而书中所设的“文理启示”或“情理启示”,也是一大创新,非常亮丽抢眼,在已出版的国学读物中未曾见到,它可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原作的思想主张或情感表达,并可由此启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国学知识”的补白,也很有新意,是对教材内容的有益补充。书中的“思考与练习”,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利于学生多角度,多侧面思考。基于对本书的欣赏,他们还希望能增加篇幅,扩大容量,以使学生更多受益。
此外,作为湛江市教育类重点研究项目“传统文化进校园”课题研究成果,《人文湛江》《国学基本修养——怎样教国学》列入本套丛书一并出版。

书稿审稿会现场(郭书林摄)

书稿审稿会现场(郭书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