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师新闻中心讯:12月20日下午,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交流报告会在我校召开,教育部特聘教授王杰应邀到会并作交流指导。戴黍副校长主持会议。
王杰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的基本情况,并对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提出建议。他认为,在申报单位方面,学校和二级学院应从政策和制度上保证老师全力投入申报工作,发挥学科带头人经验优势,对申报项目进行指导;做好规划,注重积累,申报项目应切合学校发展方向,发挥特色和优势。在申报者方面,一是要花时间认真研读当年的申报文件和指南,结合申报指南确定课题;二是把申报工作当成研究工作来做,认真收集和研读课题的相关资料,不局限于国内学者的资料,要有国际思维,下功夫研读中外文献,积累成果,同时关注后期项目;三是要认真写好活页,注重方法论思考研究,把大数据等新方法和传统方法相结合,尽量做到精准有效、有根据、可预期;四是注重前期成果,充实课题;五是早做准备,认真推敲题目,做好论证。
王杰还与在场教师进行了互动,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并提出建议。
戴黍副校长用三个“真”总结王杰教授的国家基金申报辅导,一是真情厚意,包括对前辈的敬重,对同辈的支持和对后学的关怀,他的学术人生路一路走过来,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真情厚意。二是真知灼见,不管作为研究者、学科带头人,还是作为评审专家、学术申报组织者和管理者,在整个申报过程中,他对程序的梳理、制度的分析与研判、申报细节的打磨,都体现了“真正学者”风范;三是真枪实弹,王教授将其在申报过程遇到的具体案例、研究方法的斟酌、研究成果的选择等都分享给大家。戴副校长对与会人员也提出了要求,要记住这三个“真”,认真领会“申报和研究并不矛盾,申报的前提是做好研究”的含义。
本次交流会由学校科学研究处主办,文学与传媒学院协办。科研处副处长韩进,各二级学院分管科研工作副院长及部分教师参加会议。

报告会现场(苏敬聪摄)
王杰: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与批评形态研究”首席专家。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寻找乌托邦——现代美学的危机与重构》、《文化与社会——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研究》、《审美幻象研究》,译著有《文化、治理与社会》、《美学意识形态》,主编了《美学》教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