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本站主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最新新闻

“脑与心理”高端论坛在岭南师范学院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2019-12-03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田佳丽 实习罗颖清 赖晓琳      编辑:黎文勇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论坛现场(孙家龙摄)


岭师新闻中心讯:11月30日至12月1日,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应激神经生物学分会“脑与心理”高端论坛在岭南师范学院国际会议厅顺利召开。论坛邀请了国家杰青、国家优青等一批名家学者畅谈学科前沿,畅享学术盛宴。

我校副校长王胜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他从学校发展历程、学科门类、师资力量等方面介绍了岭南师范学院的校情,重点介绍了我校心理学专业的发展历史与办学成就。他指出,岭南师院是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创办有学术集刊《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该领域研究在海峡两岸有较大影响。近年来,特殊儿童心理及其脑机制研究是我校心理学重点发展方向,他希望本次论坛能开拓新视野、交流新思想、建立新合作。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应激神经生物学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王晓东教授代表分会致辞,指出此次论坛将有利于凝聚各方力量、推动“脑与心理”创新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袁逖飞教授对本次论坛作了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论坛在主办方和全体与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圆满成功。

论坛上,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郭秀艳教授围绕内隐学习、对称规则和生物运动三个关键词进行论述,探讨生物运动对称规则的内隐学习及其脑机制,强调运动想象对生物运动对称规则内隐学习的影响。国家杰青获得者、东南大学陆巍教授讲述了PKCι/λ和PKM-ζ在恐惧记忆的巩固和维持中的作用,并分享了其团队研发的高密度多通道记录电极技术。国家优青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袁逖飞教授介绍了有关成瘾与神经可塑性的研究成果,他从动物和人体两个方面讲述了成瘾过程的神经可塑性变化。苏州大学刘电芝教授介绍了分阶综合运动训练对轻度和中度孤独症患儿的干预效果、浙江大学王晓东教授报告了早年应激的分子神经生物学机制、岭南师范学院李继波副教授介绍了特质正念水平与右侧顶下小叶的低频振荡振幅的相关性、广东海洋大学宋采教授阐释了应激、抑郁与精神免疫的关系、广州大学聂衍刚教授报告了自我控制对青少年攻击行为影响的心理与神经机制、南京医科大学郭兴教授报告了线粒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与机制、天津医科大学谌辉教授介绍了GABAA受体δ亚基及神经甾体对青春期雌性小鼠抑郁行为的影响。120余名师生出席此次论坛,现场气氛热烈、研讨深入,论坛取得了预期效果。1日下午,部分与会知名专家受邀参加广东省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重点实验室建设指导会。

我校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梁晋、院长范兆雄教授、副院长郑剑虹教授分别参与和主持会议。本次论坛由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应激神经生物学分会、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东省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重点实验室、特殊儿童心理评估与康复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


副校长王胜教授致辞(孙家龙摄)


王晓东教授作报告(孙家龙摄)


袁逖飞教授作报告(孙家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