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本站主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最新新闻

网信中心党总支开展“网络强国重要思想”专题党课学习

发布日期:2023-11-21     来源:网信中心     作者:通讯员 郭春才      摄影:姚云茂     编辑:刘芷晴      审核:赵法信     签发:李云蔚     点击:
摄影 姚云茂 审核 赵法信
签发 李云蔚

党课现场.jpg

党课现场

“我们倡导发展优先,构建更加普惠繁荣的网络空间;我们倡导安危与共,构建更加和平安全的网络空间;我们倡导文明互鉴,构建更加平等包容的网络空间”,11月20日上午,网信中心党总支在综A204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专题党课学习,党课由网信中心党总支书记赵法信主讲,中心全体党员参加了会议。

赵法信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题开讲,首先播放了一段习近平总书记11月8日上午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的视频致辞,习近平总书记字字铿锵掷地有声的发言一下子吸引了全体党员的注意。接着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科学定位和重大意义三个板块进行宣讲。

从马克思“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力”,到毛泽东“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再到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革命思想孕育了习近平总书记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思想。早在1984年,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指出,科技是关键,信息是灵魂,不重视信息工作,就如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强调要加强信息工作,成立信息中心,组织专业队伍,广辟信息渠道,形成耳聪目明的“蛛网型”信息网。到2000年,担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提出“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数字福建”战略目标,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

赵法信介绍了全球13台IPV4根服务器的分布,中国没有IPV4根域名服务器,很容易被“停服断网”卡脖子,“雪人计划”打破了根域名服务器困局。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阿帕网”,标志着互联网的诞生,在此25年后中国才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但中国迎头赶上,6G典型应用场景的展望和技术引擎,我们牢牢把握住了主动权,改变了落后挨打的局面。新时代网络安全最显著特征是技术对抗,数字化建设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网络攻击,强化落实网络安全“实战化、体系化、常态化”和“动态防御、主动防御、纵深防御、精准防御、整体防御、联防联控”的“三化六防”措施,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提升综合防御能力。详细阐述了“双刃剑”“双轮驱动”“驱动引领”“数字经济”“最大命门”“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三个地带”“同心圆”“网络主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重要论断,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力争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习近平总书记引经据典用“鸡犬之声相闻”“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等名篇名句阐述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主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明确了网信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做好网信工作的基本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我国网信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全体党员同志听后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主动适应信息化发展,强化互联网思维,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控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和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技术治网能力和水平,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而努力工作。

据悉,10月16至27日,我校作为蓝队靶标单位代表湛江市参加省委网信办“粤网安”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共受到高危攻击2000多次并全部成功拦截,封禁外网高危攻击源600多个ip,较好地完成了防守任务。今年以来网信中心共完成8次重要时期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值班达226人次,通过“技防+人防”模式,筑牢网络安全“南大门”,在今年8月9至11日省教育厅网络安全现场检查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校网络安全工作经受了省厅的检验。

主讲党课.jpg

网信中心党总支书记赵法信主讲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