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交流现场
5月22日下午,学校人工智能教育讲师团成立后的首次集中培训在第五教学楼智慧创新教室顺利举行。本次培训围绕DeepSeek大模型的核心能力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旨在提升讲师团成员的实践能力,为后续面向湛江地区中小学校开展人工智能专题培训奠定坚实基础。培训由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陈永恒副院长主讲。
培训会系统梳理和解析了DeepSeek大模型的五大核心能力模块:办公执行能力(高效生成PPT、思维导图)、构思创造能力(AI辅助课程设计)、知识管理能力(智能检索与整合)、流程开发能力(智能体开发与任务自动化)、协同合作能力(多维表格与智能批改系统)。结合具体案例,如利用Kimi与DeepSeek协同生成个性化PPT、通过智能体优化绘本创作流程等,深入浅出地演示了AI工具如何赋能教学场景。
为增强培训实效性,遵循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的布鲁姆分类法学习路径,精心设计了图文并茂的培训课件,涵盖课前-课中-课后全链条教学场景。如课前,利用AI生成教案框架与知识图谱;课中,通过互动网页、沉浸式视频提升课堂参与度;课后,借助多维表格实现学情分析与作业智能批改。
培训现场,成员们聚精会神,屏息聆听。直到培训结束,纷纷表示时间太短,意犹未尽。
针对后续面向湛江地区中小学校的进校培训任务,培训会后还特别强调了“办公执行”“构思创造”“知识管理”三大核心模块,指出可简化“流程开发”等技术细节,重点推广“作文智能批改系统”等成熟应用,鼓励成员们在周末完成案例复现,确保赴基层讲座时既能传递前沿理念,又能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此次培训的成功举办,是“技术赋能教育公平”的生动注脚,标志着岭师在推动“AI+教育”深度融合的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