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本站主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最新新闻

【双百行动】校地共融 赋能乡土——岭南师院与廉江“双百行动”三年深耕结硕果

发布日期:2025-11-07     来源:校地办     作者:通讯员 钟召春      编辑:廖海琪      审核:钟召春     签发:李云蔚     点击:
摄影 审核 钟召春
签发 李云蔚

揭幕现场

金风送爽,硕果盈枝。11月7日,岭南师范学院“双百行动”成果展暨乡村建设规划作品展盛大启幕,集中呈现校地共建三年来“初见成效”的丰硕成果。自广东“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启动以来,岭南师院与廉江市以“双百行动”为纽带,在科技赋能产业、规划设计乡村、教育帮扶提质、人才培育扎根等领域精准发力,走出了一条高校与县域协同发展的特色路径。

科技赋能,激活产业升级新动能

在农业领域,校地共建“兴农小院”实体平台,组建“博士教授团队+学生突击队+本土农技员”三级服务梯队,以“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服务模式深耕特色水果产业链。通过推广“宽垄疏植”等核心技术,圣女果亩收益提升近2000元;“精准五法”保鲜技术让农产品腐烂率下降15%-30%,保鲜期延长18天;开发果干等加工产品并构建“双基地+全媒体”营销体系,带动销售额增长20%,新增销售额250万元。在工业领域,智能家电创新设计大赛11件大赛作品在广交会亮相并获量产订单;与华强电器集团共建省级博士工作站,攻克零涂层技术、鸿蒙WIFI远程智能控制等6项“卡脖子”难题,推动企业专利数量增长200%,智能产品创收800万元,助力廉江家电海外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助力廉江家电成功跻身国际高端市场。

规划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以“党建红”引领“缀美行”,学校美术与设计学院师生深入廉江乡村肌理,实施“抓点工程”推动乡村风貌与内涵双提升。累计完成5条行政村整体规划、23处公共空间改造,校地共同实施“缀美行动”,为49个行政村(涵盖408个自然村)创作墙绘886幅,总面积达27800平方米。从烟塘村“农耕智慧博物馆”到石颈镇“跃墙大黑牛”网红打卡点,从河唇镇24公里示范带景观标识设计到营仔镇全域文旅研学规划,师生们以艺术为笔,将本土文化元素融入空间改造,助力营仔镇成功创建“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推动河唇镇实现从传统农业镇向“农文旅”融合强镇的转型。本次展出的50余项规划设计作品,既有全国大赛获奖项目,也有河唇镇、营仔镇落地改造案例,尽显设计赋能乡土的人文温度。

教育帮扶,夯实民生发展新根基

学校创新实施“AI+平台+教育”赋能模式,组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先锋队和人工智能教育讲师团,为廉江中小学教师提供专题培训和教研支持,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同时,依托省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重点实验室,深化特殊教育领域合作,助力廉江提升特色教育质量。三年来,累计开展各类技术培训56场,覆盖农户2800人次;家电技能培训9场,覆盖600人,以精准帮扶为廉江民生发展注入教育动能。近三年累计为廉江培训教师超10000人次,有效提升当地师资整体素质,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2025年,廉江高考本科率从43%跃升至49.4%,高中入学率从48.6%提升至51%。

人才扎根,彰显青春担当新作为

校地合作的沃土,成为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实践舞台。以何绮文等7位毕业生就职廉江好兴旺农业有限公司为代表,大批岭南师院学子毕业后选择扎根廉江基层,在农业技术推广、乡村规划建设、企业技术研发等岗位上发光发热。他们带着专业知识回到乡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在“兴农小院”的田间地头、博士工作站的研发车间、乡村改造的实践现场,践行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誓言,成为校地共建中最鲜活的青春力量,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服务基层的责任与担当。

此次成果展既是校地共建三年成效的首次集中检阅,更是双方深化合作的新起点。岭南师范学院将继续以“双百行动”为抓手,深化校地协同机制,让更多科研成果在廉江落地生根,让更多青年人才在乡村振兴一线成长成才,为廉江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参观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