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学院许抄军院长于燕雷楼302给2020级电商2班的同学讲授“思政第一课”,结合微观经济学效用理论,深入剖析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的庸俗性,揭示马克思市场价值理论的科学性。
课上,许抄军从“边际效用递减”理论角度出发,指出若要提高社会的总效用水平,需将资本家手中边际效用为零甚至为负的货币分给穷人。由于穷人拥有的货币总量少,其从资本家手中所得到的额外货币的边际效用是大于零的,由此则可实现社会总效用水平的提高。简言之,“均富贵”有利于提升社会的总效用水平,而这显然与资本家的利益相悖,不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持。因此,资本家又提出了一个前后矛盾的观点,即假设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一个常数(不变)。不仅如此,以效用理论为基础、以消费者主观评价及边际效用来衡量价值是不客观的,也正因如此,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无法自圆其说。此外,许抄军通过分析“市场均衡”状态,指出“均衡价格”及“均衡产量”是循环论证的,西方经济学在此处有明显的逻辑缺陷。与之相比,马克思的市场价值理论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衡量价值的尺度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具有客观性、科学性。
此次思政课结合西方经济学理论,为商学院学生“量身定做”,通过层层的分析、深入的讲解,引导同学们认识到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的庸俗性以及马克思市场价值理论的科学性,使同学们意识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以辩证的思维看问题,做到学习、思考、升华的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课程思政效果。

许抄军院长讲授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