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研室开展了新教师“教学公开课”教学研讨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以提高新教师教学能力,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彭东丽、罗成燕和李海明三位新老师分别进行了公开课展示。学院院长何增光、副院长施保国、夏松涛及十几位教师前往听课评课。
彭东丽老师在4e-602教室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主题,结合授课对象的专业特点以“史上最牛创业团队”为引子,从创业的角度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家历程,带领同学们领略中华民族的逐梦历程。
罗成燕老师在3-405教室以“中国共产党百年述职报告”视频导入,在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寻梦历程的基础上,详细讲解了中国梦的提出过程及其科学内涵,并利用自己的亲身体会以及我校援藏毕业生的事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李海明老师在4e-607教室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切入点,详细讲述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和重点任务等。
课后,现场听课老师分别对三位老师公开课进行了研讨和点评。大家对三位老师的课堂表现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彭东丽老师教学过程中准备充分、设计巧妙、思路清晰,教学内容丰富;罗成燕老师教学手段多样,重难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能结合学生和我校的实际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和思想启迪;李海明老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现实案例启发学生思考,课堂气氛活跃,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等。同时也提出三位老师存在着的一些不足及建议,如教材内容需深化、师生互动需加强、细节表述需严谨、教学效果需强化等等。
学院院长何增光对本次新教师公开课教研活动表示肯定,他表示,思政课要活起来,让学生真心喜欢,就必须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与实效性。新教师要扎实专业知识,同时要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思政课教学,使思政课具有全新“打开方式”,变得“血肉丰满”。
“百花当齐争艳”。一朵朵鲜花汇聚成艳丽花园,一道道经验分享便是知识洪流。近年来,学院着力打造“六个课堂”(互动课堂、智慧课堂、红色课堂、时政课堂、实践课堂、个性课堂),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在对新教师的培养过程中,通过举行“红色课堂”公开课活动学习党史、感悟党恩,帮助新教师在实践中学习成长,为学院师资力量增智添力,助推我校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
彭东丽老师公开课活动现场

罗成燕老师公开课活动现场
李海明老师公开课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