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学校党委书记兰艳泽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时指出,要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5月12日下午,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科研处协办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如何做好科研”的学术报告在线上举行。报告会特邀中央党校一级教授、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全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韩庆祥教授主讲。本次报告会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系列活动的一部分。学院全体师生、兄弟院校马院同仁等近百人在线上聆听报告,报告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施保国教授主持。
韩庆祥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入手,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和“六要”要求,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做好学术、做好学科、做好学理等科研工作进行了深入解读和具体指导:第一,要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科研是教学的基础,科研支撑教学。教学、科研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科研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变革为科研提供素材;第二,要处理好读书与科研的关系。注重从读书当中获取教学和科研的资源,拓宽教学和科研的视野,增强教学科研的厚重感和质感;第三,要处理好交流和科研的关系。学术交流是集体智慧的力量、大众的文化、别人的科研成果继续提炼精华的平台。通过参加学术交流,可以夯实学术实力,提升学术思维;第四,要处理好方法和科研的关系。提出环环相扣“十法”,层层推进,有机统一;第五,要处理好调研与科研的关系。既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注重教育实践,增加教学科研的灵气和灵性;第六,要处理好哲学与科研的关系。用哲学思维搞教学科研,使道理、学理、哲理融会贯通其中。
会上,部分教师就科研前沿知识和创新等问题与韩庆祥教授进行了交流。
大家一致认为韩教授的报告主题鲜明、逻辑严密、视角创新而又富有浓厚的学术味道。韩教授学术素养深厚,以其开阔的学术视野、独到的研究方法,深邃的理论思考和强大的创新能力为马院师生带来一场学术盛宴和思想大餐,也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指明了方向。
韩庆祥,中央党校一级教授,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央党校校委委员、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科研部主任。先后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原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兼任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主讲专家,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出版著作1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19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9项,获“全国首届胡绳青年学术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报告会现场

韩庆祥教授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