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院系风采

本站主页 >> 校园动态 >> 院系风采 >> 正文

最新新闻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标诗(主持行政全面工作)讲授2023年度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

发布日期:2023-03-15     来源: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通讯员 袁嘉渝      摄影:石思恩     编辑:刘艺英      审核:邱飞     签发:李云蔚     点击:
摄影 石思恩 审核 邱飞
签发 李云蔚

会议现场

3月9日上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标诗(主持行政全面工作)于第五教学楼B栋318室围绕主题《党的二十大精神与食品人的使命担当》开讲思政第一课,带领大家回顾党的二十大召开的内容,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召开的意义,详细阐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大食物观相关内容,最后指出当下食品人面临的使命与担当。聆听本次思政课的有22食科班和22食安班学生。

会议伊始,王标诗带领在场同学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他表示,党的二十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会议上,王标诗阐述“大食物观”的概念,这主要体现在百姓餐桌上,在保障口粮的基础上让食物品类更加丰富、结构更加优化、品质更有保障。就大食物观的内涵方面,他指出,大食物观要求食物供给不仅要在数量上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而且要在质量上提升食品的功能与健康内涵;大食物观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为出发点,让老百姓吃得更好、更健康。他还指出,随着老百姓的食物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食品人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王标诗强调,食品行业要以大食物观为指引,努力在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实现突破、革新未来食品技术,为大食物观的落地提供更多科技支撑,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创新食品。同时他呼吁食品人应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人格健全、思想作风正派的良好品格,守住道德底线和安全底线,承担起守护百姓健康的重任,为健康中国贡献食品人的智慧和力量。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标诗开讲思政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