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3月19日晚上,在湛江市“红树林之城”文化活动周启动之时,中国诗歌学会诗歌地图频道以诗歌朗诵和点评的方式直播湛江(赤坎)诗群八位诗人的诗歌作品,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盛宴。省红树林生态文明建设科普基地负责人、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施保国创作的诗歌《红树林的心》(朗诵者:蔡秋菊)为广大网友呈现湛江红树林的神奇与诗意。
著名诗评专家张德明点评道,《红树林的心》是一首富有激情和力量的赞美诗,调子明朗、高亢,以诗歌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宣传湛江的红树林文化特色和旅游亮点,用网络传播湛江红树林之美,展示湛江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推动湛江的红树林生态文明建设、擦亮“红树林之城”新名片作出贡献。在诗人的笔下,红树林作为富含具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物种,保卫着家园、净化着环境,在湛江海边、滩涂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给人们带来生活的舒心和梦想的满足。白鹭、红嘴巨鸥、弹涂鱼等生灵给诗歌形象增添了情趣,带来灵魂的启迪,为整首诗优美的音符注入新活力。
中国诗歌网总编辑、主持人金石开认为,《红树林的心》不仅写出了新意,也写出了红树林独有的精神品格。湛江的红树林面积为全国最大,其孕育的花鸟虫鱼世界寄托着诗人的情思。诗歌串联起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间轴,把南方的“青纱帐”——红树林抗击敌寇的传奇故事、防水护堤、改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丰富地呈现出来。通过诗歌启发人们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并积极投身其中,一起来探秘这片古老神奇而又美丽的红树林,做红树林的守望者。本次直播活动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精神大餐,领略了中华诗歌文化的魅力和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