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院系风采

本站主页 >> 校园动态 >> 院系风采 >> 正文

最新新闻

【双百行动】【主题教育】生科院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

发布日期:2023-05-15     来源: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生科院通讯员      编辑:陈林颖      审核:李发武     签发:李云蔚     点击:
摄影 审核 李发武
签发 李云蔚

5月1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

提出殷切期望

并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

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

在生科院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重要回信,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的高度重视,对投身建设新农村的大学生的亲切关怀,对师生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农业强国的殷殷嘱托。作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生,就要发扬青年大学生“自找苦吃”的精气神,甘于吃苦,甘于磨炼,更应该厚植爱农情怀,培根在农村,立志在“三农”,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特别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片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的具体行动中,以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拿出真招实招,倾尽真情实力,沿着湛江海岸线红树林保护区,着力开展红树林的研究、开发、保护、美化、服务、科普等活动,为湛江的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生科院党委书记李发武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表达了对新时代青年的关爱与期待,为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指明前进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作为生科院院长,我深感使命光荣,重任在肩。我们生科院现有全校唯一的农科专业——园林专业,是教育部首批“新农科”教学改革项目专业。今后我们要主动担当作为,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引导广大学生走进粤西农村地区,踊跃投身“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小我融入大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谱写奋斗的篇章!

——生科院院长刘锴栋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中充分肯定了青年人“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的行动。党的二十大报告号召:“广大青年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作为党员教师深感责任重大,作为涉农学科的工作者倍感使命光荣。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鞭策我向“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努力,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品行端正、素质过硬、肯担当、善作为的合格接班人。

——生科院第一教工党支部书记 黄真池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到了“自找苦吃”的精神,这正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该具备的品质,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作为科研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我们的教学研究工作要符合国家发展、乡村振兴的需要,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同时,作为教师,我们也需要加强对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的部署,增强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毕业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生科院第二教工党支部书记谢鹏

学习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深厚的关心和殷切的希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幸福的,生活在和平伟大、制度完善的环境里,但也应该学会“自找苦吃”。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和高校生物科学专业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和倡导学生党员在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中都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地方公共事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发挥应用的作用。不怕苦,不怕难,把热血和青春洒在祖国需要的地方,脚踏实地,志存高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科院红嘴鸥学生党支部书记赵娟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和对青年人才脚踏实地、扎根基层的充分肯定。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倍感振奋和鼓舞,今后工作中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强农兴农时代使命,深入推进服务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深度融合,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实践教育模式,把课堂开设在大自然里、开设在农业农村工作最前沿,让学生身处一线学知识、浓情怀,以我们行之有效的方式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生科院红树林学生党支部书记李永芹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强调要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与嘱托使我对学院学生工作有了新思路。生科院应充分发挥学院专业特色,紧跟时代需求,进一步强化校地共建实践育人平台,积极谋划大学生社区实践,“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工作。我们应该引领广大生科学子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田间地头,用自己之所学服务民生,以青年之力助乡村振兴,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生科院辅导员欧斯艳

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感触很深,“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尝试将相关思政元素和时代精神融入到课堂中,肩负起引导学生、围绕学生、服务学生、培养学生的使命,引导学生应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专业实践和自身理想抱负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练就过硬本领,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生科院辅导员潘晓艳

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回信,我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生命科学学科的重视,身为一名生科学子,我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脚踏实地,积极进取。同时,作为生科院团委负责人,要起到带头作用,带领同学们,深入乡村,“自找苦吃”,面对困难无所畏惧,面对劳动无惧艰辛,迎难而上,脚踏实地,志存高远,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科院团委负责人罗弦咏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与人民走在一起,关注着青年一代的成长与发展。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回信中,他强调了我们应该努力将祖国建设成为农业强国,作为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回应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回馈到中国的农村与大地上,为推动国家农业现代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化、振兴中国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新时代的我们不怕苦肯吃苦,能从农村中出来也能回到农村里面去,更能将国家对我们的期待,用我们的努力变成现实!

——生科院大学生科研代表叶家宏

回信中的“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能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给予了我深刻感触。走进红树林深处,我们发现红树林仍存在较严重的污染问题,红树林保护迫在眉睫。而我们作为新青年,就要“自找苦吃”,主动加入到红树林保护行动中,深入到红树林生长地区。保护红树林我们不仅需要坚定的决心,更要付诸具体行动,脚踏实地干实事,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不断以实际行动守护红树林。青年兴则国家兴,我们青年要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生科院红树林研学团团员刘静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回信,我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及国家对生命科学学科的重视,作为一个致力于利用生物学科知识为中小学提供丰富多彩的科学知识课程的学生社团,青稞多次开展活动,深入乡村参与调研、授课,未来我们也会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丰富我们社团的活动,为乡村振兴教育付出力所能及的一份力。

——生科院青稞团队负责人陈伊彤

生科院党委书记李发武和青年团员合影留念

生科院院长刘锴栋与学生骨干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