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院系风采

本站主页 >> 校园动态 >> 院系风采 >> 正文

最新新闻

法政学院邀请多名学者共论“中西比较视野下的国家现代化:问题和前景”

发布日期:2023-06-02     来源:法政学院     作者:通讯员 唐贵娟      摄影:刘子莹     编辑:郭晶晶      审核:李德深     签发:赵宇清     点击:
摄影 刘子莹 审核 李德深
签发 赵宇清

会议全景

为了加深对国家现代化的认识和把握,法政学院和中白哲学-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以“中西比较视野中的国家现代化:问题和前景”为主题的圆桌会议,5月22日上午在弘雷楼313室举行。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拉扎列维奇•阿纳托利•阿尔卡季耶维奇,首席研究员娜达莉亚•亚历山大罗夫娜•拉扎列维奇,中白哲学-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斯莫利亚科夫,法政学院院长刘鑫淼,中白哲学-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陈琳琳老师、张诗博老师、韩小燕老师,法政学院思政系师生代表等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由刘鑫淼院长主持。

会上,刘鑫淼院长为会议致开幕词,感谢各位参会学者莅临本次会议,并对他们进行了介绍。在座谈环节,共有6位学者轮流发言。研究所所长拉扎列维奇就现代化的本质、任务、实施方式等方面分析了目前白俄罗斯的现代化进程,并希望能够加强文明交流,以了解中国如何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卓越的成绩。研究员娜达莉亚围绕社会现代化生态环境这一主题并结合白俄罗斯制定的国家发展战略,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性。研究员德米特里就高等教育在现代化的重要性进行了充分的说理。刘鑫淼院长则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演进与基本设想这个主题阐述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陈琳琳老师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传统文化根基为主题诠释了中西方现代化差异的原因。张诗博老师从新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和中国实践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共同富裕。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参会学者受益匪浅。

自由交流环节,各位参会学者展开热烈讨论、分享真知灼见。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他们一致认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彻底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发展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视角、新路径、新范例,展现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图景。

会议议程紧凑,内容充实,参与交流的学者收益巨大,他们探索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走向,对在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国家现代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希望类似的会议日后持续举办。

参会学者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