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院系风采

本站主页 >> 校园动态 >> 院系风采 >> 正文

最新新闻

文学与传媒学院举办《“大学”与“小学”——校园文化与素质教育漫谈》讲座

发布日期:2023-10-08     来源:文学与传媒学院     作者:通讯员 麦栩桦      摄影:董婕妤 吴茂靖     编辑:骆剑君      审核:陈凯珍     签发:赵宇清     点击:
摄影 董婕妤 吴茂靖 审核 陈凯珍
签发 赵宇清

大合照(吴茂靖 摄).jpg

合影留念

9月27日,文学与传媒学院于第三教学楼605室举办了主题为《“大学”与“小学”——校园文化与素质教育漫谈》讲座。本次讲座特邀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教授沈奇为主讲人,并同时邀请了湛江著名作家黄礼孩、袁志军和广东医科大学教授扬臣与老师同学们进行交流。院长阎开振、副院长李斌辉、张德明老师、张军老师以及部分文传学子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阎开振向老师同学们介绍了沈奇老师,并对沈奇老师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他也表示此次讲座不仅有助于推动同学们对教育教学的进一步认识,也有助于增强同学们师范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提高文传学子教学素质与能力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在讲座的整个过程中,沈奇老师向文传学子详细地介绍了受教育的意义和教育观念,为同学们日后的学习提供了方向,为同学们日后的教书育人路提供了经验指导。沈奇老师先是向同学们具体地介绍了教育的含义和教育的分类,突出了“大学”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不同,指出了“大学”教育的重点是在于“立业”、在于“严肃地思”、在于“授业”。随后,他利用蔡元培先生的教育观向同学们讲解了“由‘教育’而生‘教化’,由‘教化’而成‘教养’”这一观点,并指出教育应侧重于“德”,要让教育成为提高国民素质的一把利剑。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沈奇先生借生动的例子向同学们讲解了现代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其一,现代教育是个双刃剑:考虑成才之前,先得考虑别伤着了孩子;其二,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所有得理想教育,都基于完善打开被教育者得天赋,如四季应顺其自然,“保真”而“不伤根”;其三,人好比啥都好。沈奇老师生动的例子让现场的老师同学们都沉浸在了讲座中,让在场的文传学子对教育的定义和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

面对讲座上的内容,文传学子也有自己的疑惑和想法。在答疑环节,文传学子积极与沈奇老师现场互动,向沈奇老师提出疑问。沈奇老师也积极为文传学子答疑解惑,整个讲座气氛轻松、融洽。“高中语文教育让孩子按照程序去解决问题,这实际上更侧重工具性的,您对这种现象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呢?”当被同学们问及这个问题时,沈奇老师用两个词语进行解答:“与时俱进,自我安顿。对孩子负责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沈奇老师言简意赅的解答让同学们重新思考了自己未来采用的教育理念,这也将成为推动他们在未来教书育人之路上越走越远的力量。

黄礼孩老师在讲座上鼓励同学们要多接受人文精神上的教育,多阅读,要向比自己优秀的同学们学习,取长补短。张德明老师在总结讲座时,指出在立业和立人之间做出选择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因而同学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发挥出作为教育者最大作用,促进学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来自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吴同学告诉记者,他通过此次讲座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他也将重新思考最适合自己的教育理念,并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助力自己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阎开振院长发言(吴茂靖 摄).jpg

院长阎开振主持讲座

沈奇教授发言(吴茂靖 摄).jpg

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教授沈奇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