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10月13日上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标诗(主持行政全面工作)于第五教学楼b栋318室围绕主题《新时代食品人的使命担当》开讲思政第一课,详细阐述健康中国战略与食品产业发展相关意义,并最后指出新时代食品人应有的使命与担当。出席本次活动的有辅导员袁嘉渝及23级食科班学生。
会议伊始,王标诗带领在场同学全面回顾健康中国战略与食品产业发展相关内容并展示“七大战略”。他表示,食品安全与营养事关国民健康,个人和家庭、社会、产业、政府都有各自的责任和义务,都需要发挥大家的作用。国民营养状况改善同样遵循“以科学为基础、以政策为手段、以教育为根本”的工作方针。
王标诗阐述了“大食物观”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其对食品行业的影响,列举古今中外体现工匠精神的实例,指出树立大食物观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他通过数据向同学们展示“大食物观”在食品行业的创新实践,食品行业的发展需要工匠精神,标准化与匠心并不矛盾,“工匠精神是传承,也是创新”的理念,并表示践行“大食物观”要在保障粮食供给安全的前提下,扩大食物来源和丰富食物品种,调整优化食物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王标诗表示“大食物观”为食品行业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在新时代、新食品、新科技这一背景下,为广大食品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新的课题,也对食品行业提出了更高新要求。他提出作为当代大学生,同学们要加强学习,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为食品行业添砖加瓦注入青春力量。同时他呼吁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国家政策的背景下,食品人应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守住道德底线和安全底线,承担起守护百姓健康的重任,为健康中国贡献食品人的智慧和力量。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标诗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