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的文化溯源,三千载的诗词雅韵。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经典诗词所蕴含的中国精神,引领诗词教育发展,弘扬时代精神。10月16日晚,岭南师范学院2024年“中国诗词大会”选拔赛决赛于第三教学楼208室召开。出席本次决赛现场的嘉宾有: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梁碧斐、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党支部书记陈晓清老师、方隽老师、李诗欣老师。经初赛的激烈角逐,共有五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比赛正式开始之前,主持人杨雨朵为大家介绍此次比赛的具体流程:每位选手上台进行一分钟的自我介绍,同时需要融入一句诗词介绍自己。随即开始演讲环节,主题为“对我影响最大的一首古诗”,限时四分钟以内。展示结束后进入老师提问环节。
讲台上,精彩不断、看点十足,选手们百舸争流,畅游诗海。其中,来自23新闻班的房立敏引用苏轼《定风波》中的名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向大家进行了自我介绍。随后她向大家讲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诗——屈原的经典著作《离骚》。讲解刚开始时,房立敏介绍了《离骚》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接着她用《离骚》里的三句诗作为代表进行讲解。房立敏分享到,从此诗中她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屈原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赞扬他在挫败时仍心怀谦卑、脚踏实地的品格。并且她也从诗中得到提醒,不断告诫自己要珍惜光阴。
来自2021中本3班的陈绘伊以一句朗朗上口的原创诗词展开了她的自我介绍,吸引了全场的目光。她将自己的名字与中国经典诗词融合在一起,与诗词进行了一次跨时空的对话。她用精彩的讲述向大家介绍对她影响最大的诗句“莫道儒冠误此生,从来诗书不负人”,由此引入她所要探讨的主题:学文科读诗书等于前途晦暗吗?在讲述中,陈绘伊联想到自己高中时期与班主任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时的对话并充分表达了自己对文学的热爱。于她而言,读诗书就等于在浇灌我们的灵魂,在我们感受自然风景之美时不是用陈旧生硬的夸奖话术,而是联想到一首首中国经典诗词。礼,决定了一个国家的高度;文,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深度,在最后陈绘伊祝愿大家可以看山看水看好天气,把美好诗句一览无遗,绘出自己的盎然春意。
比赛的最后,梁碧斐与陈晓清分别对比赛进行了点评与总结。她们都对参赛选手的表现给予肯定与赞扬,陈晓清也针对题目进行延伸与拓展,讲解了题目中囊括的专业知识与文化内核,在场同学受益匪浅。梁碧斐在总结发言中对参赛选手的形象、衣着及自我介绍部分提出建议,并对选手们的选材及主题提出改进意见。碧斐希望通过举办相关诗词的比赛可以激发同学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她呼吁同学们踊跃参与进来,在诗词的海洋中探索,展现文传学子的风采。
至此,岭南师范学院2024年“中国诗词大会”选拔赛决赛落下帷幕。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宝藏,它们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以经典之香筑文化之美,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诗词在新时代中展现出不一样的生机活力。

学院党委副书记梁碧斐作总结发言

学院老师陈晓清点评比赛

比赛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