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11月8日下午,生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专题会议于燕雷楼D栋505室召开,生科院党委书记李发武、党委副书记覃静君、副院长孙余丹,各系主任,以及进入第十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学校培育项目的指导老师和参赛同学参与本次会议。
会议开始,孙余丹传达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并解读学校“3052金奖培育方案”。随后,对生科院进入省赛培育环节的队伍做出详细的工作部署。他指出,“互联网+大赛”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教育与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我院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即将到来的第十届比赛中,学院六支队伍进入到了学校省赛培育项目,为全校最多,这是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学校对我院双创工作的肯定。各支入选的队伍要珍惜机会、认真备战,深入思考,勇于创新,注意学科交叉,依托各专业优势选择赛道,抓住机遇,在质量上得到突破,发挥主场优势,再创佳绩。
覃静君提出组织学生团队培训工作,为参赛队伍搭建桥梁,以便队伍之间交流比赛经验,提升参赛团队的重视度,提高参赛团队的整体水平和形象,培养优秀项目。
与会的指导教师和各支参赛队伍的负责人也对参赛队伍的前期准备情况做了汇报,并提出了下一步建设的初步方案。
李发武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讲话。首先,李发武祝贺学院成功进入校级培育项目的指导老师和团队同学,勉励学院各个教学系要深入挖掘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指导学生参与“互联网+”、“挑战杯”和“创青春”等活动。特别是我校将承办2024年第十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这是十分难得的好机会。培育项目要在研究内容、研究团队、作品材料、社会影响和前期成果等作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再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重新打磨作品。要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重大项目、广东省1310工作部署、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全面打磨完善。二是合理调整团队。全面考虑团队的综合能力结构,特别选拔培养优秀的讲解员。三是专业培训提升。积极组织专家对指导老师和团队人员进行专门指导和培训。最后,李发武再次强调学院对本次大赛的重视并做出期望。希望生科院各参赛队伍认真仔细地打磨项目材料,提升对项目的熟练度,通过系列培训提高形象和水平,充分发挥主场优势,争取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
“互联网+”大赛作为教育部唯一牵头组织、覆盖全国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国内规格最高、影响最广、水平最高的赛事,我院将持续落实准备工作,助力所有赛队伍取得优异的成绩。

生科院党委书记李发武讲话

生科院党委副书记覃静君讲话

生科院副院长孙余丹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