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院系风采

本站主页 >> 校园动态 >> 院系风采 >> 正文

最新新闻

生科院举办“雷阳大讲坛”之华南农业大学吴鸿教授专题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2023-11-17     来源: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通讯员 梁金荣      摄影:莫雨杏     编辑:王秋霞      审核:李发武     签发:赵宇清     点击:
摄影 莫雨杏 审核 李发武
签发 赵宇清

讲座现场

11月10日下午,生科院在第四教学楼E栋507召开题为“新会陈皮的道地性是如何形成的”的专题学术报告,此次讲座邀请到了华南农业大学生科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主任吴鸿作为主讲人,生科院党委书记李发武、副院长王锂韫、副院长孙余丹及生科院部分专业教师参加报告,报告由生科院院长刘锴栋主持。

吴鸿从药膳历史起源引入话题,介绍了广东区域优势道地药材品种主要有阳春砂、新会皮、化橘红、高良姜、佛手、广巴戟、广藿香、广金钱草、罗汉果、广郁金、肉桂、何首乌、益智仁等。以广东本土特色药材为切入点,探讨了广东道地药材的巨大产业潜能和市场价值。吴鸿以陈皮的传统市场为抓手,引出陈皮在元代已成为南北贸易著名“广货”之一,久经历史考验最终取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原料和产品以及地标和商标的连锁保护,引发了现场师生的兴趣,随即探讨起了广陈皮的道地性。

在讲座中,吴鸿分析了广东、广西两省7大产区的气候、水土特性;从果皮、叶片、根系、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效成分、微生物菌群等方面对陈皮有效活性成分积累因素进行关联分析,运用转录组学、代谢组学等前沿的组学技术,从多方面揭示了广陈皮的道地性主要受当地土壤菌群影响。

最后,吴鸿与生科院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了产地菌群以及衍生产业的可能性。这次讲座为学院在道地药材科学研究、资源开发等方面带来了新的启示。

华南农业大学生科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主任吴鸿作“新会陈皮的道地性是如何形成的”专题学术报告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