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12月8日晚上,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夏志国莅临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于燕雷楼4D-305室作学术交流报告。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周小松、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谢木标等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此次学术交流汇报以光源器件用无机稀土发光材料为题,以LED、金属卤化物和热点钙钛矿发光材料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稀土发光材料的原理和应用,其课题组做的工作和发展等,带给老师同学们启发和思考。夏志国回顾稀土工作,分享稀土发光材料的基质结构构建策略,基于天然矿物结构原型构建新基质,发现了“无机晶体结构数据库”( ICSD );利用“共取代”设计理念,运用于普适性策略中。夏志国提及荧光(玻璃)陶瓷面临的科学与技术应用与挑战,希望能对同学以后学习工作有所帮助,他鼓励越来越多的老师同学参与到无机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中。
周小松总结指出,希望通过“雷阳大讲堂”、“领航问道”等各期学术学习讲堂活动助促校园学术学习氛围加厚;希望老师同学们多向夏志国等学术名家学习,多看文献,从研究方向中挖掘新的想法,做科研,做学问,获得良性成长发展循环。
主讲嘉宾简介:夏志国,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面向LED应用的稀土发光材料基础研究、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发光材料及其光电应用,以通讯作者在Nat. Photon.、Nat. Commun.、Sci. Adv.、Adv. Mater.、J. Am. Chem. Soc.和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被引20000余次。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5项(3项已转让)、申请PCT专利2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资助,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面上和青基项目共8项,主持广州市新材料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和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领域)各1项。现为中国稀土学会理事、中国颗粒学会发光颗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英国皇家化学会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和Materials Advances期刊副主编、Elsevier出版社Journal of Luminescence期刊编辑,以及硅酸盐学报、Science China Materials、ACS Materials Au等期刊编委。2021年获稀土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类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22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夏志国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