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院系风采

本站主页 >> 校园动态 >> 院系风采 >> 正文

最新新闻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王连洲院士与广东工业大学张山青教授莅临化学化工学院作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2023-12-15     来源: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通讯员 刘付皓 宋梓源      摄影:梁晓丽     编辑:李佳璇      审核:周小松     签发:李云蔚     点击:
摄影 梁晓丽 审核 周小松
签发 李云蔚

现场.jpg

学术报告会现场

12月11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院士王连洲、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张山青及广州大学教授彭峰莅临我校交流指导,并为化学化工学院等院系作学术报告。化学化工学院领导班子及师生出席报告会。

报告会上,张山青和王连洲分别以“陷纳米材料的能量储存器件中的商品化应用”和“Semiconductor Nanomaterials for Photoelectro-chemical Energy Conversion”为题展开讲述。张山青通过回顾自己在锂离子电子氢化处理的实验过程,深入浅出地向师生们介绍缺陷纳米材料在能量转换和存储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缺陷纳米材料通过有效的处理,例如化学侵蚀,或者高温下氢化诱导的方法,成功构建一系列性能优越的氧原子缺陷的钛酸锂电池材料。王连洲则从光电催化产氢、钙钛矿电池、以及能量转换和储存集成器件三个视角向师生们介绍其课题组最新的研究进展。王连洲强调,半导体光电极在光解水制氢领域虽然效率低,但是从时间轴上来看进展并不缓慢,同时还扮演着重要角色。他还向师生们展示在能量转换和储存领域集成装置所带来的独特魅力,但同时也表示在材料方面该项技术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实现高效、稳定的能量转换和储能。

主持报告会的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谢木标总结指出,希望能够通过“领航问道”、“雷阳大讲堂”等各期学术讲堂学习活动,积极向两位教授请教和借鉴经验,加深化学化工学院在学术研究的浓厚氛围,期盼师生们未来能在学术领域取得更好的成就。

简介:王连洲,现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化工学院终身教授、澳大利亚桂冠教授(ARC Laureate Fellow)、昆士兰大学纳米材料研究中心主任,澳大利亚生物与纳米技术研究所高级课题组长。主要从事半导体纳米材料合成及其在清洁能源转换和存储领域的应用研究, 包括光催化材料,新一代太阳能电池,及新型充电电池等,其研究团队近期创造了新型量子点太阳能电池认证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在国际期刊包括Science, Nature Energy,Adv. Mater, Nature Commun, Angew. Chem, J. Am. Chem. Soc. 等发表论文450余篇,被引用超过37000次, H因子为106。先后担任Science Bulletin副主编及顾问编委,Adv. Mater等多个国际期刊顾问编委,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作者和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9年获得澳洲基金委学术领域的最高头衔-澳洲桂冠教授称号。其他社会兼职包括澳洲全国材料科学委员会执行副主席等。

简介:张山青,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和先进制造学院特聘教授,可持续发展创新技术研究院院长,199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1年在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Griffith University, Australia)获博士学位, 2009年获澳大利亚研究基金会杰出青年科学家(Australia Research Council Future Fellowship)。2016年,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终身教授。2020年澳大利亚皇家化工学会会士(FRACI),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 (FRSC)。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科技部海外资深科学家。张教授专心致力于纳米传感器与各种金属离子电池储能器件的研制和开发,并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开发的原位智能水质监控系统已被大规模商用。并且,他通过设计新一代有各种官能团的粘合剂增强电池粘合剂的力学及离子、电子导电性并增强电池的电化学和循环性能;设计可回收的电池结构,低能耗的低排放的锂电池回收技术。多项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旗舰期刊Chemical Reviews, Nature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Energ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Advanced Materials, Analytical Chemistry,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18,000余次引用,H-index 78),多项授权国际专利,澳大利亚联邦科研基金以及工业资助,及中国教育部和科技部科研奖励及资助。

主讲.jpg

参会人员听主讲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