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12月22日下午,邓超校友返校,于燕雷楼4D-305室作学术报告。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赵海波,院长周小松与副院长谢木标等全校师生代表参加了报告会。
会上,邓超教授以“构建智能聚多肽纳米材料用于肿瘤的治疗和诊断”为主题,生动地展示了与聚多肽纳米粒、聚多肽囊、SPECT成像等相关的内容。他以纳米药物的现状与挑战为切入点,讲述单组分生物响应性聚合物载体用于mRNA高效靶向递送与苯硼酸功能化聚多肽纳米粒连载BCL2和MCL11抑制剂用于AML(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协同治疗等研究。他在回顾研究工作,分享研究获得单组分生物响应性聚合物载体的稳定性与苯硼酸功能化聚多肽纳米粒的高选择性与安全性等结果的过程经历,给老师与同学们带来启发与思考。
同时,邓超对同学们在会上的提问进行了解答,引领同学们在学术研究中深入思考。报告会最后,作为我院1999年毕业的校友,邓超对母校表达出衷心感谢,同时也希同学们多在学术交流中积累成长。
简介:邓超,博士、苏州大学教授,博导。江苏省先进功能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苏州大学-博瑞医药创新靶向药物研究院副院长,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国际先进材料学会会士。1999年7月毕业于湛江师范学院,2006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2006年8月-2010年5月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眼睛所、心脏所和细胞分子生物医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6月起受聘为苏州大学副教授,2014年晋升为教授。在国际主流期刊如Ad:Sei..AeMater.Prog.Polym.Sei.. Nano Today: Small, Biomaterials, Chem. Mater, J. Controlled Releuse. Macromolecules.Acta Biomater, Biomacromolecules,Tissue Eng.等上发表论文100多篇,被引用10000多次,H-因子56。多篇论文被MaterialsViewChina,中国聚合物网和高分子科技等作为研究亮点进行专题报道。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6项和国际发明专利2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4项。担任了五届“新型高分子材料与控制释放国际会义务”(SIPCD 2010,2012,2014.2016.2018)”的秘书长;自2020年开始担任Frontiers in Chemistry杂志的评审编辑(Review Editor),2021年开始担任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Biomedical Research杂志的组2022年开始担任Nanomaterials杂志的编委,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作报告。主持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参与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1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医用高分子的设计合成、聚合物纳米药物、肿瘤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曾获加拿大心脏及中风基金委研究奖学金,加拿大渥太华心脏研究所分子功能和图像研究奖学金,苏州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紧缺高层次人才资助,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2022年跨学科领域;2021年跨学科领域;2018年药理学和毒理学领域),国际先进材料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dvanced Materials)会士(2021年)。

教授邓超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