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院系风采

本站主页 >> 校园动态 >> 院系风采 >> 正文

最新新闻

教育科学学院举行第三期课程建设经验分享会

发布日期:2024-04-25     来源: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通讯员 林嘉欣      摄影:龚震栩     编辑:张悦      审核:梁晋     签发:张少华     点击:
摄影 龚震栩 审核 梁晋
签发 张少华

7.jpg

会议现场

为做好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推进学科建设,4月17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于教四C-408召开第三期课程建设经验分享会,会议由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李继波主持,心理系雷学军副教授、何吴明副教授及教育系李晶晶副教授为主讲人,各系室老师出席了本次会议。

何吴明以《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为例,从“课程目标”、“主要的产出目标”和“体验的展开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他以选择教材和参考书时的两种考虑为例分享如何开展这门课程的经验。他强调要消除学生对心理学各方面的误解,使其明晰学习心理学的缘由。他建议学生掌握“深度知觉”等多种体验式学习方法并对学生学习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建议。

李晶晶以“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思考”为主题,对“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对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如何发倔和梳理各类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元素”、“如何发掘教学方式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何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元素的区别和联系”五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通过案例分析,指出了课程思政的模式优势。她以岭南师范学院《教师语言》课程为例讲解课程思政方式,从学生学习效果、思政同仁认可、媒体报道三个角度介绍课程思政成效。最后,她强调课程思政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工作,要坚持并加强完善。

雷学军从“行为学基本原理”、“建立新行为的方法”、“增加期望行为和减少不期望行为的方法”、“其他行为改变的方法”四个方面生动讲解行为改变技术课程的育人功能。他分享了课堂实验、课堂思考分析与实践作业等课堂教学方式,指出行为改变技术课程应用性强,应鼓励学生敢于体验行为改变技术,学会帮助自我,成为快乐、健康的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

最后,李继波做会上总结。他指出,通过交流和分享,发现许多对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和学科建设产生积极影响的经验和见解,从而为学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勉励各系室老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