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现场
4月25日下午,广东西部历史与海洋文化研究中心、法政学院特邀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李云飞教授作《843—987年德法分立格局的形成及其影响》的学术报告会,报告会在第三教学楼806室举行,法政学院副院长于卫青教授主持,历史系部分师生参加。
讲座伊始,李云飞教授从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论述入手,向师生们展示出一副宏大的历史画卷,接着围绕罗马帝国转型下的欧洲众国并立竞逐而非延续帝国一体的学术前沿问题,探讨地理环境决定论、语言文化区隔论、欧亚地缘政治论、古典遗产制约论、基督教会制约论、国家构架模式论,全面考察中古时期欧洲国家(政治体)的类型和关系,认为德法分立是欧洲形成众国分立的关键因素。在微观研究层面,他系统梳理了自843年凡尔登协议至987年加佩王朝建立期间,德法王国内的继承安排以及两国间战争、协议等内容,认为德法分立格局形成是必然的,它对以后的德法关系及其欧洲乃至世界关系都产生深远影响。
在互动环节,李云飞教授逐一解答了师生提出的问题,如中古文明的开端、洛塔林吉亚地区贵族在德法争夺中的表现及影响等。于卫青认为,李云飞教授的讲座为我院历史系师生带来了一场启发式的学术盛宴,极大地开阔历史系师生的学术视野。广东西部历史与海洋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之一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这为实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提供了岭南师范学院样本。
李云飞教授简介
李云飞,现任暨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曾赴英国剑桥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科隆大学、德意志历史文献集成研究所访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重点项目两项、重大项目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项目各一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中古英国庄园制度与乡村社会研究》、译著《圣伯丁年代记》等。

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李云飞教授作讲座

现场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