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院系风采

本站主页 >> 校园动态 >> 院系风采 >> 正文

最新新闻

美院学子三下乡:“艺气”十足当好乡村振兴生力军

发布日期:2024-08-09     来源:美术与设计学院     作者:通讯员 植亚见      摄影:队伍提供     编辑:张悦      审核:关天冲     签发:李云蔚     点击:
摄影 队伍提供 审核 关天冲
签发 李云蔚

“再见了,明年再来啊!”。7月21日下午,遂溪县草潭镇综治办门前送别声不断,这是当地村民在送别学校美术与设计学院的“百千万工程”“星船”突击队队员们。美术与设计学院最后一支突击队返回校园,至此结束了半个多月的暑期“三下乡”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实践。

自7月4日起,学校美术与设计学院236名学生陆续奔赴湛江、茂名等地,为乡镇村绘制墙绘近2000平方米、开展美育课 100多节、举办非遗文化传承等活动30余场,他们在烈日下风雨中留下了助力乡村振兴的美丽身影。

笔锋流转,绘就乡村振兴新篇章

“来来来,我们比个耶!”走近廉江市石岭镇“正红”突击队,岭师美院党委副书记王艳一行看到队员们正兴致盎然地与当地小朋友一起合影。“正红”突击队负责人表示,队伍已与广东理工学院合作完成一面墙绘,而后又围绕当地需求绘制当地特色柴火粽、火车等主题墙绘。其中,《火车》穿梭在宁静乡村里,象征着旅程与成长,鼓励村民勇敢踏上追梦之旅,不断前行,绘制过程吸引到众多居民前来观看,不少儿童积极参与墙绘,大学生与孩童共同面壁绘画的景象形成一道共建美丽石岭的风景线。

这样美的风景线还出现在雷州、遂溪、高州等地。“丰芒”突击队将雷州市塘边村的墙壁化作了展现乡村魅力的艺术画布,老墙在色彩的点缀下富有生命力,或讲述着乡村文化底蕴、或展现着乡村新风貌与活力。“红帆”与“染色季”突击队分别在新江社区文明实践站、廉江市多个社区墙绘,助推城乡融合发展。“胜羽”与“青里”突击队合作,一起在陈大岭村内完成150平方米的废旧墙绘,将当地英雄人物洗夫人的形象融合进去,在墙绘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完善画面,激励当地村民积极有为。

“在岭南师范学院与我校携手开展的‘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中,你们以青春之名,行实践之路,不仅为乡村带来了知识与希望,更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记。”这是草潭镇新建小学校长黄建飞在“星船”突击队队员们离开前写的感谢信。

“星船”突击队将Ai运用于墙绘项目的实施,为草潭镇新建村小学完成24节气图、为乡镇外墙绘制“草潭印象”等15个主题墙绘以及30个井盖的创意绘制工作,总面积近900平方米,成为了当地人民与游客拍照留念的热门打卡点,以高质量的姿态交出“双百行动”的答卷。

“突击队的墙绘活动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希望今后能够开展更多类似的活动。”营仔镇云峡村委书记詹献激动地说道。

“粤青”突击队来到廉江市营仔镇云峡村,为当地小学、村庄旧墙穿新衣,队员们围绕德智体美劳等主题展开设计并绘画。在另一墙绘中,队员们以农村稻田丰收场景为主题,结合无人机播种等科技元素,展现了现代化农业发展方向,墙绘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学校、村民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

美育不息,化作乡村振兴新蓝图

艺术的美不仅要画在墙上,更要植根于人们的心灵深处。

“胜羽”突击队来到茂名高州陈大岭,先调查了解当地历史沿革、文化传统,为孩子们开展了非遗剪纸、布里生花等美育夏令营,得到广大家长与儿童的喜爱。在陈大岭旁边的茂岭社工活动室里,“青里”突击队正通过3D模型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当地镬耳墙的三维、探索福建土楼的内部结构……纷纷表示仿佛自己也成为了建筑大师,亲手参与了这些伟大建筑的设计与建青里突击队通过融合前沿的3D技术,推动“百千万工程”行动走深走实。

艺术的大门总是为人们敞开的。“红帆”突击队今年是第二年来新江社区了,他们今年集中向30名儿童开设了硬笔、传统书法等5门主要课程,并与街道合作开展了超过20场大课间主题创文活动,总计服务人次超过100人。“挖呀挖呀”突击队在茂名白土小学开展了红色书画创作课,与学生们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红色记忆。“启辰”突击队在麻章区开展动物彩绘嘉年华、京剧脸谱绘画等丰富一夏美育课堂。负责人表示,今年“启辰”也是第二年带着艺术、知识与爱心走进湛江市情暖湛江志愿者协会、N510壹基金儿童服务站,希望通过艺术带给孩子们温暖与力量。

非遗不辍,染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在廉江市和寮镇的一个购物广场前,一群大学生在帐篷下的桌子摆满了各式扎染工艺品。这是“染色季”突击队在推广植物扎染非遗文化,他们在帐篷里讲解示范及引导当地居民做扎染。“我们每年都去各地乡村、街道宣传植物染技术,希望更多人知道并懂得做植物染。”队员们在与居民交流时不由自主互诉心声。之后,突击队队员们又带着植物染技术走进福利院、走近街道、走向湛江各地……

据悉,“染色季”突击队联合廉江市福利院向爱心商店捐赠了一批扎染手工艺品。此次捐赠向残疾人和特殊群体带去真情与温暖,助力“百千万工程”成果惠及各类群体,真正落地见效。

“这个制作材料很讲究,水果放久了就老了,成本也高,现在没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学。”陈文师傅语重心长地说道,他非常希望这项非遗技术能够得到推广。于是“红帆”突击队来到湛江赤坎文章湾村,调研当地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簕古龙,并针对簕古龙“橙子作眼,柚子皮作鼻,菠萝皮作额,菠萝叶作眉,簕古片作角,剑麻片作舌,榕树根作须,簕古果作牙”的形象特点和驱邪避魔、保佑平安等寓意位簕古龙设计IP形象,以提升人们对非遗文化的知晓度与情感链接。

据悉,美术与设计学院近三年聚焦服务乡村振兴,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与粤西各地乡村联系合作紧密,共组织60余名教师带领1000多名学生、建立50余支队伍,奔赴各地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美育课堂等实践,与廉江市中塘村、遂溪县草滩镇等地建立了长期对接帮扶关系,展现出学校美术与设计学院切实落实“双百行动”的艺术担当。学生团队、指导教师获省级以上荣誉10余次。

“正红”突击队绘制主题墙绘

图片3.png

“胜羽”、“青里”突击队合作绘制红色文化墙绘

图片7.png

“染色季”突击队推广植物扎染非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