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院系风采

本站主页 >> 校园动态 >> 院系风采 >> 正文

最新新闻

从爱出发,做一名好老师

文传学院开展2024年秋季学期院长“思政第一课”

发布日期:2024-09-20     来源:文学与传媒学院     作者:通讯员 吴钰莹      摄影:梁楚棋     编辑:刘芷晴      审核:陈凯珍     签发:李云蔚     点击:
摄影 梁楚棋 审核 陈凯珍
签发 李云蔚

课堂情况(梁楚棋 摄).JPG

授课现场

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帮助汉语言专业师范类学生塑造教师思想和道德观,9月12日下午,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阎开振以“从爱出发,做一名好老师”为题,聚焦“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师德主题,在第三教学楼201室为24中本1班的同学们开讲院长思政第一课。阎开振向同学们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教师职业的核心价值和师德的重要性,并通过影视文学作品,生动展现了优秀教师的形象和责任。

阎开振指出,作为教师,爱心和耐心是最为重要的品质,尤其是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这两点是不可或缺的。没有爱心和耐心,教师难以真正关爱学生,更难以完成教育的使命。在师德方面,他强调“立德树人”,指出教师的成长首先要有德行。并进一步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师德的论述丰富多样,岭南师范学院的前身——雷阳书院的治学理念“守道重醇儒,经师人师,文运宏开钦北斗;立名遵先哲,言教身教,士风不变式南邦”正是对教师德行重视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也强调了教师德行的重要性。此外,阎开振还指出,我国《教育法》对教师的德行也有明确的规定。

课上,阎开振提到了孔子、武训等历史名师,以及黄大年、张桂梅等当代教师楷模。他指出,即便是普通教师,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他们的伟大和光辉也无处不在。为此,阎院长通过影视文学作品,生动展现了普通教师的形象和责任。例如,《无负今日》以百年间的北师大教师被采访为音符,组成了师道传承的激荡长歌;《老师,好》则讲述了一位高中老师如何将一个差班转变为优秀班级的故事;《一个都不能少》描绘了贫困乡村小学教育的艰辛和教师们对教育的执着。

阎开振强调,做一位好老师需要有爱心,尤其是中小学教师,需要耐心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爱心,有良心,才能不耽误祖国的孩子,不耽误祖国的未来。因此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便意味着选择了责任和奉献。

阎开振寄语,师范生要在常态化的师范生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训练中,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日常、形成习惯,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同时希望同学们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经师”和“人师”统一的“大先生”等重要指示要求,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强化自身专业本领和师德建设,争做新时代未来优秀教师。

此次讲座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思想认识,也为他们将来的教师生涯指明了前行的方向。通过阎开振的讲解和生动的案例分享,同学们对教师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未来的职业道路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阎开振院长授课(梁楚棋 摄).JPG

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阎开振授课

课堂主题(吴钰莹 摄).jpg

课堂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