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提高教师道德修养,加强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氛围,文学与传媒学院召开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教育会,文传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陈凯珍主持。
会上,陈凯珍首先带领大家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她从教育家精神内涵入手,结合个人学习感悟,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呼吁学院全体老师以优秀教育家为榜样,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弘扬教育家精神真正落实到自我修养上、体现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展现新时代教师的精神风貌。陈凯珍提到要从三个方向来提高师德师风:一是全体教职工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要严守师德师风底线,切实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绝不碰触师德“红线”;二是要以教育智慧和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展现学院教师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三是鼓励全体教职工弘扬高尚师德,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学院院长阎开振指出,只有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师德意识,明确责任使命,才能够顺利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学院全体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将各专业的课程思政内涵不断深化,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对此,阎开振要求老师们要将教书育人与品德修养紧密联系在一起,高度重视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并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法律意识,在培养道德品质的同时将教育教学工作贯彻落实。
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梁碧斐谈到,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基础,每位老师都应牢记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深刻认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牢记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乐教爱生。同时她就学生的身心健康谈到,教师应增加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此外,会上全体教职工集体观看了师德师风建设纪录片《教育家精神》系列第三集《启智润心 因材施教》。纪录片讲述了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长李龙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晋藩、南通市启秀中学老师李庾南等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展现了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挖掘了中华传统师道精神,并生动呈现了近现代及当代著名教育家和优秀教师的感人故事与师德风范。影片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访谈,展现了教育家们胸怀天下、兴教强国、治学弘道、教书育人的崇高精神,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教师。
会后,教职工们纷纷表示,要以教育家为榜样,秉持“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信念和抱负,将他们的精神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创新教学方法,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本次会议旨在进一步明确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推动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共同助力学院事业全面发展。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引导教师严守职业道德规范、坚守育人初心使命,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

学院院长阎开振做师德师风主题教育讲话

学院教职工观看师德师风教育片《教育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