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会现场
11月1日,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办公室主任李伟群作主题为《咨政报告:体例结构与注意事项》报告会,帮助教师提升科研咨政能力水平。报告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夏松涛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成员和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报告会。
报告会上,李伟群结合工作体会和撰写经验,从选题角度、资料收集、主要特点、基本结构、写作技巧、注意事项等方面,分享心得体会。李伟群强调咨政报告要坚持问题导向,可以从政府的重大决策、现实中的重大难题、国际上重要经验及重要敏感时间节点等领域寻找问题。他提醒老师们撰写咨政报告要把握针对性、时效性、佐证性、客观性、预判性等特点,注意咨政报告的读者对象主要是政府决策领导,是供领导决策提供决策的智力参考,应该聚焦当前或未来突出问题并快速完成,要利用专业思维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所反映的问题要有道理、有事实、有数据,提出的对策要符合客观实际且具备可操作性,对于问题当前的发展以及未来趋势要作出预判。李伟群认为撰写咨政报告要把握以下写作要点:既要有大局意识,也要具体明确;既要有专业视角,也要平实易懂;既要有严谨思维,也要直接坦率;既要有详实佐证,也要简洁凝练。李伟群强调一篇优秀的决策报告需要具备充实的数据资料、扎实的理论研究,专门的聚焦领域、深刻领域洞见和创新的解决办法,鼓励老师们形成团队合力,积极参与到咨政报告撰写和投稿工作中来。
与会教师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就咨政报告如何报送、咨政团队的建设等问题与李伟群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最后,夏松涛作总结发言,认为本次报告会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咨政研究的平台,更为教师们结合自身研究专长撰写高质量咨政报告指明了方向,勉励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将基础研究转化为有针对性和实际指导意义的咨政对策,争取在咨政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发挥科研人员服务国家重大现实问题智力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