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现场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献典籍浩如烟海,为了激发文传学子对元典的学习兴趣,12月21日早上9点,文学与传媒学院于第三教学楼205教室开展了主题为“谈元典学习的方法与经验”的学术讲座,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雷汉卿教授担任本次讲座主讲嘉宾。
讲座伊始,朱习文副院长对雷汉卿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在场师生介绍了雷教授。雷教授是国家重大招标项目“《汉语大字典》修订研究”的首席专家,也是国家“十四五”重大学术和文化工程“《汉语大字典》修订”执行负责人。曾多次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及省级教学成果奖。
雷教授以其幽默风趣的讲述风格,迅速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他分享了自己童年的故事以及大学生活中学习的趣事,不仅告诉了大家“何为元典”,也用自身经历说明了读书和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雷教授指出,元典是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是塑造个人修养和提升学术能力的重要途径。他提到,《十三经》《荀子》《庄子》等经典著作不仅承载了古人的智慧,还能为当代学子提供思维启发和精神滋养。他引用禅师无著道忠的名言:“凡著书垂世者,须尽己之所极之道。”强调了著书人应有的责任感,以及后人学习经典时应秉持的敬畏之心。
雷教授从实际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了三点实用的学习建议:
1、结合写作深化阅读
雷教授指出,“读着写、写着读”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他鼓励学生将所读所思融入到写作中,通过写作检验和深化对经典的理解。雷教授还特别强调多读书对于提升语言表达、阅读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性。他指出,读书的价值不仅限于当前的实用,更会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发挥深远作用。经典阅读能够帮助个人在学术和生活中保持思维的敏锐,同时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素养。
2、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雷教授特别提到,学习的关键在于带着问题去读书。通过问题驱动,解决实际问题。以“宦”与“宧”两个字的辨析为例,他生动展示了如何从问题出发,通过查阅资料和对比分析,得出严谨结论的过程。他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研究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3、理解经典内核,实现文化创新
面对经典浩如烟海的内容,雷教授建议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和专业需求,精选阅读。他强调,传统文化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承,更在于结合现代背景创新应用。雷教授还就对联的书写方向问题、古代文学的结构特点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阐明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他通过对经典的解读,展示了对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并提出了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和文化自信的方法。他说:“经典是精神的活水源头,也是我们面对未来挑战的重要支撑。”
在讲座的最后,雷教授以饱含深情的寄语鼓励文传学子珍惜学习机会,勇于探索和创新,适应社会变化。“莫问前路何方,路在脚下延展。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一步一印,且行且歌,方得始终。”他的发言激励了在场师生,引发了大家对学习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还为他们提供了实用的学习方法。师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他们对元典学习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有了明确方向。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互动环节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