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检验教育实习成效,展示优秀师范生教学风采,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于12月18日在第三教学楼511举办2021级教育实习示范课评比活动。文学与传媒学院阎开振院长、梁碧斐副书记、李斌辉副院长、毛明教授、周显波副教授、侯昌硕副教授、陈晓清副教授、袁文艳老师等出席了活动。本次活动的评委由湛江市赤坎区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冯宇红、湛江市教育局小学语文教研员庞彩虹以及文学与传媒学院语文基础部主任张家波老师担任。
本次示范课评比经过实习指导老师推荐、学院初选后共有6名学生进入最后的决赛环节。决赛包括“3分钟说课,20分钟模拟授课”。
活动伊始,主持人宣读比赛规则。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6名参赛选手依次进行了精彩展示。
依照“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的理念,21中本1班欧浪漫即以单元视角关照单篇,用课程思维统领课堂讲授了《少年中国说(节选)》。她以自由朗读引入,在纠正字音、把握节奏之后,借历史视频帮助学生体会课文深刻的内涵,最后结合时事升华主题,激励学生以梁启超为榜样报效祖国。

欧浪漫同学上台展示(薛正天 摄)
随后,21中本5班曾鈜莹讲授了《我要的是葫芦》。她教学目标明确,采用朗读、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重点词语、朗读语气、课文内容理解等教学重点难点的讲解,引导学生关注事物间的联系,领悟做事必虚心纳谏的道理。

曾鈜莹同学上台展示(薛正天 摄)
“同学们,你们了解苏轼的诗吗?”一句提问引入,21中本4 班陆晓莉开始了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精彩讲解。在教学中,她辨史实、补背景、组讨论,并结合《春江花月夜》的诗句,引导学生体悟苏轼情感,整个环节十分紧凑,引人入胜。

陆晓莉同学上台展示(薛正天 摄)
伴随着阵阵歌声,21对外班的王梓炯开启了《芣苢》与《插秧歌》群文阅读教学。他先是以“唱诗歌”导入激发热情,而后组织学生诵读,让学生通过诵读体会劳动之美。他聚焦诗歌语言分析写作手法与意图进行授课,逻辑紧密。最后,课堂以歌声结束,首尾呼应,引起阵阵掌声。

王梓炯同学上台展示(车晨曦 摄)
以“古诗词朗诵大赛”为情境,21中本5班朱雨君带领大家走进《卖炭翁》的课堂,她根据学情与单元导读制定了教学目标,设计“素读、精读、创读”环节,以此引导学生品析人物形象与情感变化,体会白居易叙事诗的情感张力。整堂课结构清晰合理,获得了老师们的一致认可。

朱雨君同学上台展示(车晨曦 摄)
根据学生对杜甫诗歌理解还不够到位的情况,21中本4班廖诗骢依据单元目标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进行授课。她通过品词赏句、情境诵读等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战乱百姓与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廖诗骢同学上台展示(车晨曦 摄)
在点评环节,庞彩虹老师提到“五有好老师”标准:有风范、有课标意识、有教材意识、有激情与智慧,并给出关注年段教学侧重点等五条建议。此外,她还对5号选手《卖炭翁》的教学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岭南师范学院为名师的摇篮,鼓励学生珍惜平台提升自我。而后,阎开振院长对本次评比进行总结,他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奖金来源(雷州师专中文系86(2)班全体同学捐资设立的校友奖学金)的使用情况,并向获奖学生表示祝贺,感谢师生的踊跃参与,然后强调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环节,提到此次评比能起到总结经验、树立榜样的作用,希望文传学子能在此次活动中有所收获。

阎开振院长为一等奖同学颁奖(薛正天 摄)

庞彩虹老师点评发言(车晨曦 摄)
本次2021级教育实习示范课评比圆满落幕。最后,朱雨君同学获得了一等奖,廖诗骢与陆晓莉同学获得了二等奖,王梓炯、欧浪漫与曾鈜莹同学获得了三等奖。本次活动是我院秉承学校百廿载师范教育传统,提升和展示学院师范生专业素养和师范技能,实施“U–G–I–S”(高校–政府–教研室–中小学)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举措,相信文传学院的师范生会继续发扬学院优良的教育传统,在实践中增长教学技能,增进教育智慧,增强教育情怀,成为未来卓越教师!

合影留念(薛正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