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课现场
3月10日,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迎来了别开生面的思政第一课。学院党委书记李海文与院长杨俊杰分别围绕“AI新时代青年成长三重境界:修身·协作·赋能”和“DeepSeek创新筑梦,青春奋斗融入民族复兴伟业”两个主题,为2022级和2023级的预备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新团员代表带来了一场思想深刻的授课。
李海文以“AI新时代青年成长三重境界:修身·协作·赋能”为题,他指出,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青年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修身立德,是青年成长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德和素养,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立足。因此,他鼓励青年们要注重自我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和人格魅力。同时,他强调了协作的重要性。他指出,在AI新时代,单打独斗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青年们要学会团队合作,懂得集思广益、共同进步。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汇聚起强大的力量,共同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最后,他阐述了赋能的意义,鼓励同学们积极学习AI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赋能,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俊杰以“DeepSeek创新筑梦,青春奋斗融入民族复兴伟业”为主题,为同学们指引方向。他讲述了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引导大家认识到自身肩负的时代使命。他强调,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计算机学科背景的学生,更要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创新实践。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他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青春奋斗与民族复兴的紧密联系,这些生动的事例,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使他们更加坚定了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决心。
两场授课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将加强修身立德、团结协作、积极学习AI技术,不断提升自我。同时,他们也将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此次思政第一课,不仅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更是一次精神的鼓舞。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使他们更加坚定了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