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现场
3月29日,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院长许抄军、党委副书记谢明亮、实验实训中心主任沈炜、营商系主任王松波等一行6位教师,带领电子商务专业50名学生走进遂溪国家级电商产业园,开启政校企台四方合作项目的深度实践之旅。本次活动通过“实地观摩+理论赋能+产业对接”的立体式教学,为学生搭建起“课堂-产业-市场”的全链条实践平台,标志着政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进入新阶段。
一、溯源遂溪电商崛起之路
下午2时30分,师生一行抵达园区后首先参观一楼的遂溪本地农产品展厅。产业园运营负责人通过动态数据大屏,向师生展示了遂溪电商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蜕变历程:2023年全县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5.2亿元,同比增长10.2%,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2.72亿元,带动6家企业年销售额破亿元。
在“拳头产品”展示区,遂溪火龙果、火山红薯、金鲳鱼等12个“国字号”农产品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其中,湛鲜味公司的海产品干货年网络销售额超4000万元,界炮镇圣女果种植基地年产值突破1亿元,成为“一村一品”的典范。“这些产品不仅是遂溪农业的名片,更是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二、直播基地:校企合作的“实战课堂”
移步三楼直播基地,学生们现场观摩了第一期校企台合作实训学员的直播实战。在四个独立的直播间,四组学员们通过“场景化+故事化”的话术设计,采用‘企业导师+媒体编导+学生主播’的三角培养模式,学员们在真实供应链中学习选品、话术、流量运营等全流程技能。”
湛江市广播电视台《我为湛江代言》栏目负责人现场揭秘项目“成绩单”:第一期十二名学员经过三周培训,已经能独立掌握直播带货的基本技能,“我们希望通过‘媒体公信力+产业资源+教育赋能’的三方联动,让更多农特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全国市场。”
三、政企校共谋人才培养新生态
在三楼会议室的项目见面会上,遂溪科工贸局戴书记代表地方政府向师生致欢迎辞。他强调,遂溪正以“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为契机,打造“电商赋能中心+冷链智慧物流中心+电商生态配送中心”三大核心枢纽,预计2025年电商交易额突破20亿元。
企业代表、广东湛鲜味有限公司负责人分享了行业对电商人才的迫切需求:“我们需要既懂农产品特性,又能驾驭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工具的复合型人才。”他透露,公司期望透过《我为湛江代言》这个项目与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达成定向培养协议,期待首批大三届学员将在毕业前进入企业实习,参与项目推进。
电视台《我为湛江代言》栏目负责人再次介绍了项目的主题和方向,声情并茂的讲述了商业与情怀如何做到互相赋能,现场也喊出了“我为湛江代言,人人都是代言人”的激昂口号。
许抄军院长在发言中指出,本次实践是商学院“产教融合2.0”的重要落地。商学院将依托遂溪电商产业园,建立“电商实验室-直播实训基地-创业孵化中心”三级实践体系,并计划开设“农产品电商运营”“直播营。”
营销系主任王松波则从项目前期筹备角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在前期调研中,我们发现企业对‘懂农业、会电商、善沟通’的人才需求缺口达40%。希望同学们珍惜机会,在实战中提升核心竞争力。”他透露,学院将把参与项目的经历纳入学分认定体系。
四、物流探秘:电商产业链的“神经末梢”
活动最后一站,学生们走进产业园电商分拣配送中心。企业物流总监通过“智慧物流管理平台”实时数据,详解电商流通的“最后一公里”:2024年1-12月,遂溪县域物流配送中心发件量达945万件,大宗农产品出港成本下降33.3%,配送时效提升50%。在自动化分拣线前,学生们直观感受“订单生成-智能分拣-冷链运输”的全流程,深刻理解物流对电商产业的支撑作用。
五、实践育人显成效
本次活动得到学生们的热烈反响。电商班学生李同学表示:“通过参观,我不仅了解了电商产业链的全貌,更看到了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特别是直播实训环节,让我对电商运营有了更立体的认识,并很期待能参与到项目中”
据悉,本次校企台合作项目将持续深化,后续还将开展“企业导师进校园”“电商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将与湛江市广播电视台及遂溪电商产业园、广东湛鲜味有限公司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同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湛江乡村振兴和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合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