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教队员彭诗慧指导手工制作
在教育的浩瀚星河中,非遗文化恰似璀璨星辰,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一场非遗文化与乡村教育的浪漫邂逅在“追希”突击队的课堂悄然上演。支教组的队员们以非遗文化为墨,以课堂为卷,精心绘就了一幅传承与创新的绚丽画卷,为河头中学的同学们打开了一扇感知传统文脉的窗户。
衍纸妙趣,开启非遗探索之旅
7月8日下午,在支教队员彭诗慧的悉心指导下,一场衍纸的奇妙之旅在教室里缓缓拉开帷幕。彭诗慧声情并茂地为学生们讲述了衍纸的起源历史,又详细讲解了衍纸的手工制作步骤。在指尖的灵动操作下,彩纸条被卷、捏、折、粘,逐渐幻化成一朵朵绽放的花、一只只灵动的鸟。彭诗慧则在一旁耐心示范着基础技法,手把手教大家用细腻的手法赋予纸条生命力。“老师,您看我做得对吗?”“老师,我这样折可以吗?”教室里不时响起同学们的询问声,彭诗慧总是微笑着给予肯定和指导。这堂衍纸课,不仅让同学们体验到了手工制作的乐趣,更在他们心里种下了非遗传承的种子。
簕古龙幻变,续写非遗崭新风姿
7月9日清晨,支教老师介绍道:“今天,我们用蛋托制作湛江簕古龙!”,并在PPT上展示了制作步骤以及部分优秀作品。随后同学们开始了创作之旅,他们在簕古龙的造型上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有的为簕古龙设计出了威风凛凛的龙头,有的为龙身添加了五彩斑斓的鳞片。在团结协作的欢声笑语中,一条条栩栩如生的簕古龙终于诞生了。同学们举着自己制作的簕古龙在教室里舞动,仿佛穿越了时空,展现出传统湛江簕古龙文化的磅礴气势。那一刻,古老而神秘的湛江非遗簕古龙文化在小小的蛋托上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非遗与支教相融,是乡村孩童感知文脉的津梁。这些课程不仅丰富了乡村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追希”突击队通过开展衍纸、湛江非遗簕古龙制作等特色非遗课程,让非遗之韵浸润每寸乡土课堂,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文化星火的传递者。
承古拓今,薪火绵延。厚植传统根脉,涵养文化自信。“追希”突击队将继续在乡村教育的道路上探索前行,让更多的非遗文化走进校园,让传统文化的光芒照亮乡村孩童的成长之路,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展示簕古龙成果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