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院系风采

本站主页 >> 校园动态 >> 院系风采 >> 正文

最新新闻

美院学子“三下乡”:激活乡村美育 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2-07-17     来源:美术与设计学院     作者:通讯员植亚见      编辑:苏宸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这个暑期,是酷热难耐的季节,然而,美术与设计学院的400余名大学生自行组建了17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他们不怕酷暑,以青春之约奔赴湛江雷州、徐闻、廉江及阳江、茂名等地,深入乡村、街道、中小学等,用艺课唤起童心梦、用墙绘扮靓乡村,开展“美育+思政”的文化调研和志愿服务,走出了一条有艺术特色的社会实践之路。

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关天冲介绍,学院紧扣“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活动主题,鼓励青年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引导青年大学生用艺术实践担起时代责任,在潜移默化中散播艺术种子,把艺术实践转化为乡村美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

乡村艺课唤起童心梦

7月16日,在阳西县织篢镇凤地学校,一个乡村儿童美术展览正在进行,这是以岭南师院美术学院学生为主体的“青里”实践队在这里开展为期两周社会实践的乡村艺术课的教学成果展。展览内容丰富,有国画20幅、剪纸30幅、名人画40幅、扎染50幅、抗疫创意口罩50幅……“青里”实践队在短短两个星期的教学活动,已悄然打开了当地150多名中小学生和乡村留守儿童渴望艺术的大门。

“青年大学生将艺术课堂带进乡村,在孩子们的心田种下了艺术的种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蓬勃不竭的动力。”阳西县教育局副局长朱江洪希望加强与岭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联系与合作,期待明年有更多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进驻阳西县各乡镇中小学校,这种寓教于乐、寓教于艺的方式更容易点亮乡村儿童的梦想。

在廉江石城上县小学,“红帆”实践队为当地的小学生带去最有特色的非遗艺术剪纸课,各式各样的傩舞面具在青年大学生的指导下被小朋友刻画在红色剪纸上,再被精心地裁剪出来,每一个课堂在学生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在廉江中塘沙田仔村,“染色季”实践队在村里就地取材、取色、浸布、扎布,教村民和孩子们扎染,希望提升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在雷州沈塘揖花村小学,“星船”实践队带来的陶艺课深受小朋友的喜爱,课堂上大家都争先围着青年大学生欢欣雀跃地介绍着自己的作品……

为期两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美院青年大学生以打造“乡村艺课”为立足点,为当地中小学生带来中国水墨画、中国书法、非遗扎染、传统剪纸、名人画、口罩创意、非遗蒲草编织、陶泥艺术等富有教育意义的美育课堂,带领孩子们发现美、感受美、传递美、创造美,形成了乡村美育助推乡村振兴的大课堂。

艺术墙绘扮靓美丽乡村

廉江中塘村是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是在村容村貌上似乎还欠缺点内容。“优雅乡村行”以村中的沙田仔村为切入点,在村委会的支持下,他们从4月开始到沙田仔村进行踩点考察、5月商讨实践方案、6月招募队员组建团队、绘制墙绘稿件、交流汇报阶段性成果、分析修正墙绘方案等,预计实现文化墙体在全村范围内的覆盖,总面积达近万平方米。

“优雅乡村行”实践队在策划墙画方案中,主要从农村的丰收图景、农耕文化、乡村礼仪、勤劳致富、孝道传承、核心价值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新农村的特色。经过一个月的实践,目前已有近百平方米的文化墙落地,形成了村里一道别样的风景线。实践队队长吴彤介绍,墙绘现场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围观,于是队员们就地开展美育课堂,引导当地的学生、村民共同参与墙绘,通过大家共同努力,以墙绘的“小美”助力乡村振兴的“大美”。

在廉江上县村,有几面被描绘了“山水图”“学习强国”等图样的高大围墙,这是“红帆”实践队墙绘组经过多次雨后补救、连夜赶工出来的成果。此前实践队经与村委书记商讨后决定为村里的围墙穿上“靓丽的新衣”,各户村民得知后踊跃报名,都积极地搬来梯子、刷子等工具,希望队员们能在自家围墙上画上高颜值的墙绘。上县村村委书记希望“红帆”实践队明年一定还要再来上县村,画更多具有村史价值的墙绘!

美院青年大学生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以生动形象的文化墙,使一面面乡村的旧墙壁变成既美观又会“说话”的文化墙,既给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别样的色彩,也在潜移默化中滋润了广大群众的精神家园,铺就了一幅幅乡村美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美育+思政”赋能乡村振兴

“为乡村建设添砖加瓦,是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义务。”美院院长乔志强教授表示,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我们引导美院学子怀抱美术人的家国情怀,把学党史从书本搬到乡间田野,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把自己的青春汗水挥洒在乡村的土地上,在为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青春价值。

7月6日,在中共电白区支部旧址严家祠,一群青年大学生正围在一起,与茂名滨海区税务局及电白区税务局的领导班子进行着一场融洽的交流。这是“风启”社会实践队调研组在进行红色文化及党史调研,他们通过各式研学活动,更直观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实践队通过创作大量党史宣讲学习海报,以广告的方式在实践基地进行传播,打造活的、行走的移动式党史学习教育思政课堂。滨海区税务局干部希望青年大学生能够继往开来,以更大的决心与信心助力乡村振兴,创造美好生活!

深入探寻当地党史文化并与居民进行交流是“红色青年”实践队开展社会文化调研的主要任务。实践队以实地走访的形式,调查了阳江阳春、湛江徐闻、广州越秀等多个市、区的党史文化发展历程,对当地居民进行了相关文化传承的问卷调查,也从中了解了当地居民的对党史文化的熟知程度。实践队员许淇蕊表示,希望在调研中获得第一手的真实资料,这样的讯息让我们重新审视如今来之不易的生活。

还有“新觉”“百舸”“向阳”社会实践队也通过走访参观、创作绘画、海报及观看红色视频、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等方式,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与红色精神的宣传;“鹏举”实践队创作了60件书法作品、16件美术作品宣传党史和“三下乡”活动;“心源”“思羽”及“逐光”社会实践队以防疫工作和交通安全工作及线上支教等多种形式,志愿参与暑期社会实践……

美院青年大学生紧扣专业弘扬“弘美文化”,在实践中以美培元弘扬主流价值,立足地方进行文化素材挖掘,更好地了解国情、感知社会、热爱家乡、服务群众,走出一条专业服务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凸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美育+思政”的社会实践特色。

“青里”实践队在凤地学校举办乡村艺术课的教学成果展 (美院学子供图)

“红帆”社会实践队为上县村描绘墙画 (美院学子供图)

同行业头发跟你讲hhjhjh.jpg

“心源”社会实践队志愿为防疫工作者创作献礼 (美院学子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