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第九届“挑战杯”竞赛经过广泛宣传、组织动员、项目培育、课题立项、作品申报、二级学院初赛等环节,共有568份作品进入校赛复赛。经过书面评审和终审决赛现场答辩等环节,最后选出25份作品代表学校参加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
作品名称:《生命故事视角下孤独症儿童家长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研究——基于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分析》
作品简介:本调查通过探究孤独症儿童家长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现状,了解孤独症儿童家长的需求,以深化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理解,并为解决社会现实矛盾制定决策提供参考。同时调查通过对孤独症儿童家长进行访谈,并对其生命故事资料进行基调、人格特质、自我认同和教养心路历程分析,以期能为改善孤独症儿童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帮助。更重要的是,调查能够为建立孤独症儿童家长群体数据资料库提供材料,有利于及时获得该群体的现状信息,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数据支持,以便更好地提高孤独症儿童家长群体的生命质量,帮助改善这一群体的困境。
负责人感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一路上,从论文的选题、研究计划的制定、具体材料的准备到科研计划的实施,是郑剑虹导师对我们项目的悉心指点,在迷茫路口引领我们前进。在课题选择时我们发现,不论是目前国家已出台的相关政策,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孤独症儿童家长都并未能得到具体的帮助和广泛的关注。为了引起学校、社会乃至政府的重视,帮助社会大众更好地认识、友善地对待孤独症患者及其家人,我们提出了生命故事视角下对孤独症儿童家长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研究课题,关注孤独症儿童父母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孤独症家庭面临的困境,为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和康复提供实质性建议,进而推动改善特殊儿童的发展与教育现状,这与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高度契合,从而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行而不辍。愿我们在这条路上开拓奋进,迎难而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愿我们亦能在进程中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不断挑战自我,登上新的高峰。

进行项目阶段性例会
自然科学类作品
作品名称:《二硫化钒修饰三维多孔碳骨架的分级纳米结构的构筑及其增强的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性能》
作品简介:本作品采用偏钒酸铵和硫脲为反应物,采用生物质材料明胶为碳源和氮源,采用氯化钠为造孔剂,通过一种简便的冷冻干燥和热处理方法原位制备出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丰富活性位点的二硫化钒修饰三维多孔碳骨架的分级复合纳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双效电极材料,展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团队参赛感想: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选择一个好的项目去做是非常关键的。在项目实施中,我们经过讨论后,确定了整体方案。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分工合作,让方案得以如期进展。古人说,人心齐,泰山移,培养团队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团队是成功的保障,是合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我们团队每个成员都可以灵活协调和有效的工作,并且可以相互信任,互相帮助并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团队通过参加我校“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会了如何分工和如何合作,有利于我们培养团队精神,形成善于学习的风格,培养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对研究的兴趣,为以后就业和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团队成员开展实验照片
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
作品名称:《基于组织培养和穴盘扦插的广藿香优质种苗繁育技术》
作品简介:广藿香是我国道地南药,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等功效,优良的药材品种和高效规范的栽培技术是确保其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稳定的基础,但长期以来,我国广藿香种苗繁育技术千差万别,成活率不高、种质质量低,因此,为生产根系发达、种苗质量好、移栽成活率高的优质广藿香种苗,本作品从广藿香组织培养技术和穴盘扦插技术两方面开展探索研究,得出结果并准备转化成专利,以期为广藿香优质种苗繁育提供技术支撑。
负责人感想:我们团队首次将矮壮素应用于广藿香组织培养,验证了矮壮素对广藿香生根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并探索出一种含矮壮素的广藿香生根培养基的最佳配方。而扦插繁育是广藿香在生产种植中主要的繁育方式,本发明在开发过程中首次同时涵盖了扦插过程中穴盘规格的科学采用、扦插基质的配比和生长素处理三种扦插因素的研究,相信本团队的发明能够有效地被应用于广藿香优质种苗繁育实际生产。

团队科研的照片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各参赛团队将用青春筑梦,用科技报国。在此祝愿他们在省赛中乘风破浪,荣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