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链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思想文化机理探析
探析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思想文化机理,推进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强化本质核心的价值实践,注重优秀传统的文化浸润,对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化风成俗,发挥文化自信的独特优势,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党的作风建设的切入口和党的建设的重要部分,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这一先进的科学理论为指导,这是其思想文化机理的理论渊源。
一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强调无产阶级政党要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这就离不开良好的作风和严格的纪律。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党群关系以及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纪律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要求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加强党的团结、务实作风建设,要求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1859年,面对欧洲工人运动无组织无纪律状况,马克思强调:“我们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恩格斯指出:“纪律是一个有成效的和坚强的组织的首要条件,是资产阶级最害怕的”。列宁高度重视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强调:“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推进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要坚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基于中国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抓吃喝、抓铺张浪费、抓调研作风开始,推进会风、文风、话风的改进,深入持久推进优良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和抵制“四风”,既呈现党的理论创新,又强化作风建设,推进党的建设。
二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能否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我们要带头把党的优良作风继承下来,发扬下去。在思想作风上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锐意进取,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在工作作风上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心系群众、真抓实干;把党的作风建设贯穿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之中,全面提高党的建设水平。“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后,广大党员干部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发生明显转变,大多数干部感受到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带来的显著变化。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仅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昭示的强大真理力量,而且有充分体现党的优良作风的强大人格力量。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核心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这是其思想文化机理的价值实践。一为提升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强化党性锻炼作为基础性工作抓,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实事求是、忠诚老实、公道正派、清正廉洁,以强党性修养推进工作作风的改进,坚持做到“走马看花”与“下马看花”相结合,坚持个别与一般相结合。党史上曾有过党性修养缺失导致浮夸成风、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党史上也留下大量强党性强作风的,从而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二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群众史观,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出发点和落脚点归结到为民务实清廉上来,“要和群众做朋友而不是做侦探”。要坚持大与小相统一,“管得住细节”,将腐败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作风问题往往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是腐败滋生的温床。很多干部开始是打擦边球,破坏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最终演变为大问题。所以,要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之中,始终做到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服务。三为丰富自我革命的有效途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要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入手从源头上将腐败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慎始、慎独、慎微,以“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精神状态走好人生每一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方面要倡导优良的会风文风话风等作风,另一方面要抓警示、明底线、促敬畏,一体推进学、查、改,促进作风建设取得实际成效。具体而言,要求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不定不切实际的目标,不开不解决问题的会,不发没有实质内容的文,不做‘只留痕不留绩’的事,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其中蕴含的崇节俭、重民本、守诚信等思想理念,以及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等传统廉洁美德,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浸润,构成其思想文化机理的根脉和土壤。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调廉洁奉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要求,与传统文化中倡导的“俭以养德”“克己奉公”等理念高度契合。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提供文化滋养,使其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一为务实亲民。“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倡导务实亲民,踏实做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受到中华优秀传统的厚植,倡导清新、朴实的学风、会风、文风,改进工作作风,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主张走群众路线,持之以恒解决“四风”问题,且紧盯不放、寸步不让,对享乐之风、奢靡歪风露头就打。二为节俭正气。“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说明抑奢崇俭的重要性。“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突出一身正气的重要性。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禁超标准接待、精简会议活动、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勤俭节约,约束公职人员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契合传统文化中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要求,是对“节用裕民”等优秀传统思想理念的传承和发展。三为守规矩。“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倡导用律法规范约束行为,维持秩序。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严格规定、严守规矩的方式要求改进调查研究、警卫工作、新闻报道,要求精简会议活动、文件简报,要求规范出访、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既传承了传统、守了规矩,也有效改变了作风。要传承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家正心修身、律己持家、清廉为官,自觉抵御歪风邪气的侵蚀,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将守规矩落到实处。
综上,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探究其理论指导、价值实践、文化浸润互动的深层机理,对于深入持久推进作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