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链接:发挥高校集群优势 打造湾区人才高地
湛江,定位“省域副中心城市”,拥有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岭南师范学院、湛江科技学院等4所本科院校,以及广东文理职业学院、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等2所专科院校。高校总量在广东省内排名前列,是粤西地区高等教育资源较密集的城市。然而,在顶尖学科建设和高端人才集聚方面,湛江仍需突破。当前,加强与高校的协同合作,创新校地人才共引共享共育模式,有利于湛江集中资源与优势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高地。
立足全局,加强人才共引共享共育统筹是前提。校地双方需共同研究紧缺人才需求清单,联合建设人才共享服务市场,全盘把握和统筹推进校地人才共引共享共育,避免人才引育的资源浪费和重复投入。同时,积极探索政府、高校、社会衔接联动的战略人才引育新机制,鼓励三方联合对所需战略人才实施资金和政策扶持,叠加优势以增强人才引进的吸引力与竞争力。此外,加强前瞻性布局,整合校地优势共建重大研究平台,联动互补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才中心。
贯通链条,构建人才共引共享共育生态是关键。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建立高校研究成果与湛江产业需求的供需衔接平台,分析湛江产业趋势、科创需求和高校人才状况,为人才引育提供精准指引。协调政企校资源,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支持企业参与学生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设计,支持高校与企业共建现代校企双轨合作制。以此统筹构建 “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同时,搭建多元投融资体系平台,覆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 “四链”各环节,重点鼓励制度创新突破政策壁垒,推动市场资金链与高校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打破壁垒,创新人才共引共享共育机制是保障。高校集群,不能集而不群。由政府牵头围绕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主导先导产业,探索统筹校地人才资源组建重点实验室、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共同体,以“但求所用,不求所有”的灵活机制,可集中校地优质人才资源联合攻关,赋能产业升级。配套创新人才跨校协同创造的共同成果认定、评价、激励机制,完善教师、科研人员跨校双聘或互聘制度,吸引、集聚、鼓励和支持人才跨高校合作攻关,发挥“1+1>2”的集群效应。
人才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实现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核心要素。发挥高校集群效应,是打造人才高地的关键路径。以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高校集群优势,广纳天下英才,湛江必将乘风破浪,打造园区人才高地,为广东高质量发展贡献湛江力量!
(作者为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