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2020金笔岭师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戚湘瑜:热爱让新闻变得有力量

发布日期:2020-12-29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戚湘瑜

“与校团委传媒中心的初遇,是偶然间的惊鸿一瞥。”加入到校团委传媒中心,是她向往的事情,也是她大学生涯的转折点,她在这里找到了她愿意追寻、并为之奋斗的传媒路。

结缘新闻,热爱成就坚持

初入校团委传媒中心是兴奋、紧张与不安,她很快就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新闻稿任务。刚开始,写新闻稿的过程总是那么艰难。对于还处于新闻写作探索期的她而言,熬夜查找资料是常态。但总是事与愿违,“我以为还不错的稿件,却被师姐修改了近10次才得以发表。”这让她陷入了对自我的深深怀疑当中,更让她明白提升写作能力的急迫性和重要性。她开始去恶补写稿知识,通过查找每一种稿件的类型、格式和适用范围,总结归纳出自己的写作经验。她明白:“好的稿子,从不断学习、不断修改中来。”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鼓励、优秀校园人物的经验分享、与师兄师姐的深夜交谈都是引导她积极向上的动力。“有一种力量驱使着我去争取,去参与。” 于是她开始尝试以前想过却不曾敢做的事情,奔走于各大活动现场,与采访对象侃侃而谈,将所见所闻娓娓道来。从懵懂到成熟,从胆怯到大方,新闻在她的心田播种了一颗会发芽的种子,热爱成为她在前进的路上坚定的理由。

深入实践,将热爱进行到底

如果说她关于新闻稿件的撰写是从模仿开始,那么两次“三下乡”的社会实践经历,则让她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精心打磨。

2019年暑假,她加入“榕曦”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为期十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作为新闻宣传小组的组长,她跟随考察调研组深入当地居民的生活,感受最需要的真心呼唤,与支教组成员将文化、科技、卫生知识带传授给当地学生,为那些可爱的面孔带去最真诚的陪伴。这样的交流与实践,为她的新闻创作提供了丰富又鲜活的素材。她不断产生新的写作灵感,将实践感悟与新闻相结合,把新闻融进生活。

2020年暑假,她以“线下写稿”的形式参与“鸢缘”社会实践队的新闻宣传工作。学校新闻文化网的稿件是否成功发表、稿件有无被推荐到中国大学生在线等三下乡相关网站首页上,成为了高悬在她头上的一把剑。

为了提升发稿质量,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国青年网冲刺计划:确立优质稿件,打磨“精品”稿件。她坦言:“在繁重任务的压迫之下,我唯有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完成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我的拖延症,让我在工作中掌握主动权。”

三下乡时期,熬夜到一两点是日常,她不仅要自己去采访与写稿,还要承担起作为新闻宣传小组的组长的责任,帮助其他通讯员修改稿件并进行网站投稿。大量的工作更让她体会到了统筹管理的重要性,做每一个决定都要考虑全局,并且所有的事情都要提前规划好方能遇事不乱。但对于她来说,能把三下乡发生的一切用文字传播给外面的世界,让外面的人感受到温暖和价值,就是值得的。

奋力前进,热爱一路随行

学生记者这个身份,让她踏上从未想过的陌生旅程。换届后成为校团委传媒中心文字记者部正职负责人的她,并没有立即适应从执行者到管理者的身份转变,随即而来的重重工作任务不断加剧了她的工作压力,但她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她说:“在每一次工作中,我都有所收获,即使犯错,在总结经验教训后,我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了很好的借鉴。”在这期间,她积极应对工作,通过指导老师的不断点拨,她和部门其他伙伴一起策划组织了新闻培训,在部门发展上周全考虑,在审稿工作中精益求精。她慢慢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开拓了视野,在探索中寻找到自己的方向,在工作中不断进步。

“我很喜欢用完整的文字描述自己的观点,未来如果有机会,我很愿意继续在新闻道路上走下去。”行走在充满鲜花与挑战的传媒路上,她收获了对新闻的热爱和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她始终相信,真心和热情会将新闻变得有温度、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