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2020金笔岭师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陈丹琳:用四年韶光丈量岭师

发布日期:2020-12-29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陈丹琳

“我依旧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出任务时不敢走在领导前面拍照的那股怂劲。”大学生记者团摄影中心陈丹琳说,“在老师和师兄师姐的带领下,自己把它当作成长进步的动力,克服它,就相当于战胜了过去的自己。”

人的一生有多少个四年?刚成为记者团摄影中心实习记者的时候,她从未想到摄影记者这一身份赋予的意义,她只清楚每个阶段都有该阶段的历练,找到突破口,突破阶段性瓶颈,实现脱胎换骨。她在255个任务中不断历练与反思,同时关注着团队的成长,也明白了新闻记者“铁肩担道义”之精神。时光随着她丈量岭师的步伐悄然流逝,不知不觉,在记者团大家庭一待就是四年。

用好奇敏锐的双眼丈量岭师

加入记者团并不是陈丹琳接触摄影的起点。她自幼跟随父亲了解摄影,兴趣随即得到培养,高二时终于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单反。但是大一时成为摄影中心的实习记者,才是她真正走上新闻摄影非凡之路的时候。

身为大一新生的她,懵懂,偶也莽撞。她小心谨慎地记下师兄师姐告知的注意事项,将犯错的概率降到最低。正因为有着用笔记录经验和教训的习惯,她能够在大小任务中成功“避雷”。“有一次会议采访我至今难忘。”她说,会议结束将近十个小时后,她接到电话通知,提醒她需要及时修图、传图,她才清楚地意识到新闻具有时效性的特点,要做到迅速地报道附近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需要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的高度配合。从那以后,她会确保任务结束的三个小时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修图工作并及时上传图片,可以说她几乎每次都是第一位完成修图、传图的记者,力求不耽误新闻的编发进度。

身为大一新生,她对一切充满好奇,古榕广场的光影、旧区转角的白猫、夜色中发亮的钟楼指针……在上课的路上,她会用相机记录“湛江蓝”之下的心形白云;在放学的路上,她会举起手机拍下抚慰人心的落日晚霞;在出任务之余,她会捕捉或精彩或动人或独特的瞬间,赋予任务以独一无二的意义——她所经历的、所记录的是学校的历史,也是她的大学生活。2017年10月31日发布的《有一种诗意,叫岭师的深秋》,这是她参与创作的首篇学校官微推文,她的名字紧跟在摄影中心部长碧珊师姐的后面,她拍的图得到了部长的肯定与指导,这更坚定了她要学好摄影,为学校宣传工作出力的决心。

用坚实敏捷的脚步丈量岭师

成长中必定有坎坷,她在经历了一个个充满挑战的拍摄任务后,似乎遇到了一个瓶颈,摄影各方面都中规中矩,但是如何才能有所突破,这是她在精进期思考的问题。她在网络平台向有经验的摄影师学习借鉴,还向副部长啓丹师姐、永扳师兄、永光师兄请教,在他们的关注与指导下,加上平日积极构思与尝试,她渐渐突破了瓶颈,拍出了拥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照片,在她独摄的两个专题推文里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在照片质量提升的同时,她依旧积极地做好宣传工作,参加拍摄包括开学迎新、迎新晚会、军训会操、校运会、跨年音乐会、钟楼跨年活动、中泰夏令营、金笔岭师颁奖典礼、毕业典礼等任务,一个不落。她发表在岭师新闻文化网的作品达到100多篇,推文平均阅读数据达8236人次,在任务量上达到了一个顶峰。

处于成长期的她,没有局限于日常工作任务,她将摄影当做一种习惯,融入到自己的血液里,一分一秒都不能没有它。她常抽空在校园里走走,从东头走到西头,从明媚灿烂的正午走到温柔烂漫的傍晚,通过一个个坚实的脚步细细感受学校的人文氛围,记录下独属于岭师味道的画面。

用热忱细腻的真心丈量岭师

“偶尔也会觉得疲累,但这疲累不是倦怠,我会及时作出调整,做好短期、长期的规划,在充实的日子里也留给自己休息时间”,她表示。由于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短暂的低落状态没有影响到她的生活,她会及时调整好状态来实现更高层次的“蜕变”。她品学兼优,正确处理好学习与摄影的关系,学习成绩优异,获得了一等奖学金。同时摄影工作也不落下,出任务量达255个,发表在岭师新闻文化网的作品共计137篇,发表在岭南师范学院微信公众号的作品共计57篇。以高质量、高水平圆满完成2019年1月岭南师范学院第一次党代会的摄制任务,为学校的新闻宣传工作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与此同时,她不忘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做好相应的部门培训工作,为继续讲好岭师故事、传递岭师声音而努力。她在大四实习期间,以线上指导的形式,做好团内协调工作,同时让摄影中心里的师弟师妹们接受到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指导。“用一颗饱满真心才能拍出真正出彩的作品”,她认真地说。拥有一颗热爱摄影的心能够给人带去不一样的光与彩,她在实习学校的校运会中积极发挥新闻摄影的精神,为班上的学生与老师捕捉精彩瞬间,拉近距离,分享快乐,这是记者团里成长所延伸的独特意义。

她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大学生记者团是一支在学校新闻宣传工作中不可替代的队伍,凝聚了一群有共同志趣、为共同目标而执着奋斗的校媒人”这一句温暖的寄语。四年校媒人,一生新闻情!她会一直在路上,拍出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品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