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致敬教师节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做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践行者

发布日期:2020-09-13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杨进军, 2006年7月至2019年6月担任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辅导员,2019年6月至今任职于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年7月获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教学优秀案例(第三批)一等奖。

自己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十多年,算得上思想政治教育战线的一名老兵。但作为思政课专任教师,至今满打满算才一年多。回想初登思政讲堂的我,心中布满疑虑,甚至是不自信。我能讲好思政课吗?学生在课堂上提出刁钻问题怎么办?我真的可以为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吗?我的课堂会不会全是手机族?等等。如今再登讲台,我突然发现自己少了那份忐忑和不安,多了一份自信和从容。一年多时间而已,我几乎还是当初的那个自己,我很惊讶自己在课堂上的这种变化。

回顾这一年多的教学经历,正因为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一中心、两主体、三结合”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引领下,自己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始终怀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情怀、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和不断提升育人本领,才让自己在思政课上显得更为从容和自信。

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习近平总书记一年多前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记忆犹新。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每每想到身上肩负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光荣使命,深感责任重大。

过去一年来,自己始终坚持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牢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努力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思政课教师。正人先正己。日常生活中,我严格遵守学校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相关规定,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时刻约束自己,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我的思政课经常变成“时政课堂”。我不仅传授理论知识,还经常与学生一起探讨他们关注的时事热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帮他们进行深入分析,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和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努力做到让学生真学、真懂和真信。在课堂外,我还经常在休息时间与学生互动,通过面对面、电话、微信等方式解答学生在自我意识、人际关系、情感和学业等方面的困惑,疏导他们的不良情绪。

始终怀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情怀

正是自己成长路上遇到了很多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的优秀老师,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优秀的职业素养,让我对教师这份职业产生深深的尊重和热爱。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所具有的眼界和视野,将直接影响和决定学生的眼界和思路。马克思主义学院历来重视思政课教学,通过“六个课堂”改革,形成独居岭南师范学院思政课教育教学特色的“五种文化”。作为新手,为了上好思政课,除认真备课外,我经常去其他思政课老师课堂领略“六个课堂”、“五种文化”的教学魅力,汲取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借鉴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正是在“六个课堂”、“五种文化”教学模式的指引下,我的教学渐入佳境。我经常教育和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看待世界大变局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就如疫情发生以来,美国政客肆意攻击中国、抹黑中国,试图挑起中美之间的全面对抗。在课堂上,我帮助学生客观、理性地分析中美关系。在课堂上,我紧紧抓住“抗疫”这本鲜活教材,将中西方疫情发展的趋势做对比。面对同样的病毒,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束手无策,而中国却能取得抗疫斗争伟大胜利。用无与伦比的实践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凸显我国“四个自信”的底气和优势。

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

据我调查,新时代大学生对学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比较高的认知度,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有较高的认同度。但他们在道德行为环节的表现与预期目标有一定差距,存在知行不一现象。除环境影响外,实践教学的缺位是导致大学生“知行不一”的根源。可以说实践教学的缺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薄弱环节,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过去一年来,思政课怎么讲、讲什么?这是我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幸运的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地方特色、校园特色和互联网特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学院的总体安排,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必须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要求。一方面通过理论教学启迪学生、说服学生和引导学生。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教学,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和知识辩证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为了用好新冠疫情防控这本“教科书”,增强思政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我们教研室通过开展“新时代新作为——我们身边学习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故事”专题学习活动,引导大学生通过阅读经典谈体会、案例分析或情景剧、朗诵、歌曲、绘画、书法、微电影等形式多样的方式展示我们身边学习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故事。由于做到了课前精心设计教学,课中认真组织教学,课后及时总结和反馈教学意见,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能力和求实精神都得到了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得到了深化,使理论能真正地进学生的头脑,内化为学生成长的动力,教育教学效果良好。

一年多的思政课教师经历再次证明,只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谆谆教诲,紧跟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牢记教师的育人情怀,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就一定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做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践行者是我不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