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我校坚持贯彻“勤教力学、立己树人”的教学理念,组织教师开展线上教学活动。文传学院的种子教师陈晓清执着杏坛、乐于奉献,她利用线上教学平台不懈耕耘,一心为文传学子传播古代文学知识,培育桃李。
润物无声,循循善诱
二月伊始,陈晓清参加雨课堂网络培训,提前学习线上教学的知识,熟悉网络教学流程。在谈到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时,陈晓清表示线下教学倾向于单向性灌输知识,容易忽略师生之间的交流。而“线上教学”更灵活多样,它能利用众多平台,拓展学习的广阔面,使研究式、专题式的学习得以实施,增强学习的深度。面对“线下”到“线上”两种模式的转变、因网络拥堵造成的直播卡顿等问题时,陈晓清采用语音直播和PPT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她不仅在上课时发布测试题,通过实时作答数据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利用雨课堂的“课前预习”功能,在课前推送预习课件,并于课后推送小作业和拓展资源。她认为良好的教学应不拘泥于书本,而是要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帮助学生习得知识,让他们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在这个“线上对接”模式中,雨课堂作为一个交流的线上平台,是学生和教师的连接枢纽。在接到学生反馈、疑惑的信息后,陈晓清做到了有问必答,有疑必解,并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灵活调整授课的方式和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授。陈晓清希望通过线上教学传递给学生勤于思考的讯号,学生应三思而行、审慎思考,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投桃报李,共同进步
对于陈晓清的上课印象,她的学生直言陈老师一如既往地关怀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探讨疑难问题,课间与学生交谈、关心学生的生活和状态,是一位恪尽职守的良师益友。她讲课总是不急不缓,把枯燥的文学知识讲得生动有趣,给人一种清风徐来、知书达理的感觉。从老师的授课中,同学们收获了满满当当的知识,体会到线上学习的充实感。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陈晓清用辛勤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显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文传学子如沐春风,在战疫期间不忘孜孜以求。相信疫情过后,大家都会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