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往常的教学秩序。为了响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教育部要求,音乐与舞蹈学院在学校的总部署下,制定了合理可行的《防疫期间线上教学实施方案》,号召广大教师在3月2日正式开课前,充分做好线上授课准备。器乐课程组积极响应,精心准备,在其后的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出了效果,教出了风格。
研讨方案,突破器乐课程线上授课瓶颈
器乐课程教学有其特殊性。第一是对音质要求高,即师生发出的乐器声音不能失真;第二是“共场”性强,即师生需要同空间的耳提面命;第三是“谱为框格”,即所使用乐谱(教材)很多时候只是骨架,“血肉”需要老师临时在乐谱上添加。线上教学形式面对这些特点,显然存在瓶颈。针对这些问题,器乐组老师认真研究对策,一致认为解决的办法是“传输顺畅的平台”、“质量过关的设备”和“细心耐心爱心”。
器乐组教师在课程组长周海涛的带领下各显神通,通过不断尝试,最终确定采用“钉钉”、 “qq”和“腾讯课堂”等直播平台。为了能基本保证线上传输音频质量,课程组长周海涛老师甚至自费数千元购买专业声卡与麦克风等辅助设备。为了解决乐谱记录问题,他还利用电脑制谱软件sibelius制好器乐教学乐谱并提前推送给学生。器乐组其他如周迎、吴琴等老师,均通过自己的授课平台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预期效果。
器乐学生2017级音乐表演1班李嘉豪同学说:与平时的常规器乐课堂相比,线上授课除了音质稍差外,其实还有很多优点,比如老师提供的学习材料更加丰富、节省了很多“上课路上”的时间。
关爱学生,提高器乐学生线上学习信心
为了解除学生网课顾虑,提高学生学习信心,器乐组教师一“网”情深,秉持“细心、耐心、爱心”,认真准备教学材料,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耐心组织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来自学校、来自老师的关爱之情,赢得了广大学生的好评。
2017级音表演2班杜炜乔同学感言道:“虽然网络会有些延迟,但老师很认真给我们上课,怕我们听不清楚或听不懂,课后还会给我们把曲子放慢录视频,而且老师也很关心我和家庭成员在疫情下的自我保护情况和我们的心理状况,希望我们要保护好自己,在家好好学习。我和我家人都很激老师的一片苦心,觉得即使有疫情不能回校,在线上也一样能跟老师学到知识技能。”
规范管理,建立器乐课程线上授课档案
为了规范线上课程管理,器乐组讨论制定了线上课程临时档案管理模式。第一是定期报送开课数据,即每位老师每周五以前详细报送当周开课情况,包括课时数、学生出勤数等,由课程组长存档。第二是线上课程教学档案文件夹,即要求每位老师每节课都做好授课记录,包括周次、节次、内容、效果、过程截图等,由老师们自行存档备查。

周海涛老师利用专业声卡、麦克风与各种辅助软件进行教学

2017级音表1班学生李嘉豪的线上主修专业课
